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脉散

生脉散

药方名称生脉散

别名生脉汤(《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麦门冬1.5克五味子7粒人参1.5克

药理作用1.微量元素的测定:《中成药研究》1986(8):17,采用原子吸收分光亮度计对生脉散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三味药含铁量最高;尤其是五味子;其次是锰含量,亦以五味子最高,镍在麦冬中含量较丰富,铜、铬也以五味子含量较高。

2.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中华医学杂志》1974(4):246,心电图与组织化学法的实验结果,显示生脉散可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使缺血的心肌以最经济的方式作功,延长心肌的存活时间,这可能与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和离子传递系统,减少心肌对氧和能量的消耗有关,因而本方对心脏复苏具有特殊的"强心效应"。

3.改善微循环:《辽宁中医杂志》1984(12):36,生脉散注射液可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并能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从而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症提供了实验药理学依据。

功能主治补肺益气,养阴生津。治热伤气阴,肢体倦怠,气短懒言,汗多口渴,,咽干舌燥,脉微;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干咳少痰,短气自汗,脉虚者。现用于中暑、小儿夏季热、功能性低热及其他发热性疾病而见气阴两伤者。此外,还用于心力衰竭,休克等危急病症。

用法用量长流水煎,不拘时服。

备注方中人参补肺气,生津液,为君;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臣;五味子敛肺止渴、止汗,为佐。三药合用,共成补肺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摘录医学启源》卷下

猜你喜欢

  • 艾附暖宫丸

    《中国药典》:艾附暖宫丸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处方艾叶(炭)120g香附(醋制)240g吴茱萸(制)80g肉桂20g当归120g川芎80g白芍(酒炒)80g地黄40g黄芪(蜜炙)80g续断60g性状为深褐

  • 补脾白豆蔻散

    药方名称补脾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3分(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1分(炙微赤,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

  • 驰源散

    药方名称驰源散处方猪荷草、旱莲草、雪里青、水萍。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上药取汁,再磨山豆根和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开板丹

    药方名称开板丹处方黄丹(飞过)1两,黄蜡1两,乳香1钱,没药1钱,杏仁(去皮尖)8个,巴豆(去油)8个。制法上将4味为细末,将黄蜡熔开后,将末药同蜡拌匀,调冷成块,为丸如黄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痢疾。用法

  • 肾着汤

    药方名称肾着汤处方茯苓白术各120克干姜(炮)甘草各60克(炙)杏仁(去皮、尖,炒)90克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治妊娠腰脚肿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前服。摘录《

  • 截毒散

    药方名称截毒散处方穿山甲(用蛤粉炒焦,取甲)1两,木香半两,白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痈疽,未有赤肿大痛。用法用量每服2字,栝蒌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 解毒化滞汤

    药方名称解毒化滞汤处方防风5分,荆芥5分,枳壳5分,神曲(炒)5分,麦芽(炒)5分,连翘7分,黄芩7分,茯苓7分,前胡7分,桔梗1钱,山楂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疹后吃食太早,咬指甲,撕口唇,(扌

  • 调中理气汤

    药方名称调中理气汤处方苍术(米泔浸,炒)1钱,白术(炒)1钱,陈皮8分,厚朴(姜炒)7分,枳壳1钱,白芍(炒)1钱,木香5分,槟榔1钱。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痢疾。痢稍久,胃虚者。用法用量水2盏,煎1

  • 西瓜霜润喉片

    药方名称西瓜霜润喉片处方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性状为淡红色的片;气芳香,味甜而辛凉。炮制以上四味,西瓜霜粉碎成细粉,加入蔗糖粉、糊精,取枸橼酸及胭脂红适量,加水使溶解,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颗粒

  • 皱血圆

    药方名称皱血圆处方菊花(去梗)、茴香、香附(炒.酒浸一宿.焙)、熟干地黄、当归、肉桂(去粗皮)、牛膝、延胡索(炒)、芍药、蒲黄蓬,各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用乌豆一升醋煮,候干,焙为末,再入醋二碗,煮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