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蒺藜散

白蒺藜散

银海精微》卷上: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菊花蔓荆子、草决明、甘草(炙)、连翘青葙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疼痛,肝肾虚热生风,目赤涩多泪。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圣惠》卷六十五: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2两(微炒,去刺),玄参1两,沙参1两(去芦头),丹参1两,苦参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秦艽2两(去苗),栀子仁1两,甘菊花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1两,乌蛇4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独活2两,茯神1两,薯蓣1两,细辛1两,防风2两(去芦头),麻黄1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癣及疥,风痒瘑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慈幼新书》卷十一: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松香(透明者,化开倾地上,候冷用)1两,黄丹1两,白蒺藜(炒)5钱,白鲜皮(炒)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刀伤、人咬、狗咬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先将冷粥洗过患处,敷上,以油片扎之。如已作脓血,鲜肉汤洗之。

摘录慈幼新书》卷十一

御药院方》卷八: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眼科全书》卷五: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白戟藜(炒)2两,蔓荆子2两,茺蔚子2两,苍术(米泔浸)2两,菊花2两,草决明、升麻石决明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外障。

用法用量方中草决明、升麻石决明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眼科全书》卷五

《三因》: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炒,去角)1两,防风1两,甘草(生)1两,僵蚕(去丝嘴)1两(直者),南星1两半(黑豆2合,青盐半两,水煮透,取出焙,不用盐豆),甘菊花3两(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毒上攻,眼目赤肿,热泪昏涩,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甘草汤送下。

注意忌炙煿。

摘录《三因》

方症会要》卷三: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桃条、柳条。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脘火痛、痰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调下。治痰痛,用玄明粉白汤送下1钱2分。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圣惠》卷六: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3分(微炒,去刺),羌活3分,沙参3分(去芦头),丹参3分,麻黄3分(去根节),白术3分,羚羊角屑3分,细辛3分,萆薢3分(锉),五加皮3分,五味子3分,生干地黄3分,赤茯苓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菖蒲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木通3分(锉),槟榔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中风,项强头旋,中如虫行,腹胁胀满,语声不出,四肢顽痹,大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毒滑、鱼肉。

摘录《圣惠》卷六

《博济》卷二: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地骨皮(去土)半两,白蒺藜(去刺)半两,旋覆花半两,山茵陈半两,白菊花半两,鼠粘子1两,石膏1两。

制法上药生为末。

功能主治上焦虚热,头目昏疼,或眼赤肿,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清茶调下,日3次。

摘录《博济》卷二

《圣惠》卷九十二: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半两(微炒,去刺),香豉半两(微炒,)鼠妇1分, (庶虫) 虫(微炙)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桂心1分,细辛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阴(疒颓)不消。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以温酒调下,早晨、晚后各1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六十四: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1两(微炒,去刺),白鲜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子芩1两,玄参1两,赤芍药1两,栀子仁1两,桔梗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热毒疮瘙痒,心神壅躁。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薄荷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普济方》卷三十二引《博济》: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炒)、黑附子(炮)、羌活川芎黄耆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下疰,脚膝疼痛,或麻痹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送下。3服见效。

注意忌发风食。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二引《博济》

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炒)2两,芎藭2两,山栀子(去皮)1两3钱,防风(去芦)1两3钱,萆薢(炒)2两,羌活(去芦头)2两,白芷(炒)2两,升麻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远志(去心)1两1钱,菖蒲(九节者,泔浸,切,焙干)1两1钱,蔓荆实1两1钱,细辛(去苗叶,微炒)1两1钱,茵芋(去粗茎)1两1钱,芍药1两1钱,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干)1两1钱,龙骨(刮去土)1两1钱,人参1两1钱,当归(切,焙)1两1钱,桂(去粗皮)1两1钱,白术(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枚,甘草(炙,锉)1两半,桔梗(切,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大风恶疾,或二年三年眉须堕落者,手足疼闷,骨节烦肿,面色黑,皮肉渐变。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匕,用温酒调下,空心。午时前各1服。如口干舌涩,喉里烟生,鼻中卒痛,是佳应也;甚,即煎少许甘草汤解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

猜你喜欢

  • 附子温经汤

    药方名称附子温经汤处方黄耆、焦术、半夏、砂仁、炮姜、故纸、益智。功能主治少阴寒证,背寒蜷卧,咽痛腹痛,肢冷下利,脉沉细。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黑神丸

    《苏沈良方》卷四:黑神丸药方名称黑神丸处方漆180克(半生,半用重汤煮半日令香)神曲120克茴香120克木香椒红丁香各15克槟榔4个制法上药除椒外,五物皆半生半炒,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五膈,

  • 保安妙贴散

    药方名称保安妙贴散处方透明硫黄(为末)2两,荞麦面2两。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肿毒。用法用量上用井花水调和作饼,焙干收下。要得硫黄性和,用时再末之。加乳香少许,井水调,厚敷疮上。如干,以鸡羽蘸新水润之。如此

  • 变质化瘀丸

    药方名称变质化瘀丸处方旱三七1两(细末),桃仁1两(炒熟,细末),硼砂6钱(细末),粉甘草4钱(细末),沃剥(即西药碘化钾)10瓦,瓦布圣20瓦。制法上6味调和,炼蜜为丸,2钱重。功能主治胃癌,肠覃。

  • 赤豆方

    药方名称赤豆方处方赤小豆3升(淘净),樟柳根(好者,切)1升。功能主治老人水气胀闷,手足浮肿,气急烦满。用法用量上和豆煮烂熟,空心常食豆,渴即饮汁,勿别杂食。服2-3服,立效。摘录《养老奉亲》

  • 黄连黄耆丸

    药方名称黄连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黄连1两,熟干地黄1两,牡蛎1两,鹿茸1两,白茯苓3分,土瓜根3分,玄参3分,地骨皮3分,龙骨3分,人参3分,桑螵蛸3分,五味子3分,麦门冬2两,菝葜半两。制法上为细末

  • 金城太守白薇丸

    药方名称金城太守白薇丸别名白薇人参丸处方白薇30铢,人参18铢,牡蛎18铢,牡蒙18铢,牛膝半两,细辛30铢,厚朴18铢,半夏18铢,沙参半两,干姜半两,白僵蚕10铢,秦艽半两,蜀椒1两半,当归18铢

  • 解酲丸

    药方名称解酲丸处方葛花4两,砂仁2两,泽泻1两,白术(米炒)2两,人参2两,茯苓2两,黄连5钱,陈皮5钱,鹿衔草1两,枳椇6两。制法捣枳椇汁,和酒曲为丸(无枳椇则煮地黄4两捣和)。功能主治酒积受伤,及

  • 参桂理中丸

    药方名称参桂理中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3两,川附子2两,干姜3两,炙草1两,肉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朱砂为衣,蜡皮封固。功能主治受寒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药

  • 脊肉粥

    药方名称脊肉粥处方猪脊肉2两,粳米3两,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滋养脏腑,滑润肌肤。主体质虚弱,羸瘦,营养不良,脾胃虚寒等气血不足之证。用法用量先将猪脊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用香油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