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母草口服液

益母草口服液

药方名称益母草口服液

来源为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取益母草5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糖精钠0.4g,使溶解,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调经。用于热结血瘀,月经过多;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支10ml

贮藏密封,遮光。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母丁香膏

    药方名称母丁香膏处方五灵脂30克丁香14个 母丁香7个制法上为细末,以犬胆和丸,如豌豆大,捏扁阴干。功能主治治吐逆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饼子,倒流水下。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 表邪降火汤

    药方名称表邪降火汤处方薄荷、陈皮、苍术、麻黄(夏、秋不用)、桂枝、杏仁、腹皮、苏叶、甘草、生姜(引)。功能主治肺寒发喘,身热骨酸,畏寒头痛,脉浮洪。摘录《点点经》卷三

  • 解酒化毒丹

    药方名称解酒化毒丹处方白滑石(水飞)1片,白粉葛3两,大粉草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饮酒过多,遍身发热,口干烦渴,小便赤少。用法用量每服3钱,不拘时候以冷水调下,日进2-3次。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 加味养脏汤

    药方名称加味养脏汤处方养脏汤加炮附子5钱,青皮5钱,乌药5钱,茯苓5钱。功能主治休息痢。因伤酒肉炙煿,发为痢疾,休作无时。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摘录《得效》卷六

  • 胡黄连煎

    药方名称胡黄连煎别名点眼黄连煎处方胡黄连1分(末),黑豆1分(去皮),黄柏1分(末),龙脑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熊胆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鹅梨汁1升。制法上先将前3味相和,于银器中

  • 龙肤散

    药方名称龙肤散处方天南垦(牛胆制者)8钱,雄黄半钱,甘草半钱,天竺黄2钱,朱砂1钱,麝香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瘟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冒闷。用法用量每服1字,薄荷汤

  • 柏蒜丸

    药方名称柏蒜丸处方黄柏(蜜煮令焦)、大蒜(煨令熟烂,去皮)。制法以黄柏为末,研蒜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妊娠脐下刺痛,大便白,昼夜三五十行。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粥饮送下,1日3服。摘录《产科

  • 甘菊汤

    《揣摩有得集》:甘菊汤药方名称甘菊汤处方白菊花1两,金银花1钱半,生甘草3钱。功能主治一切疔毒,不论生于何处。用法用量水煎,连服3-4次。摘录《揣摩有得集》《揣摩有得集》:甘菊汤药方名称甘菊汤处方白菊

  • 青阳汤

    药方名称青阳汤处方青皮4.5克(醋炒)柴胡3克(醋炒)蒺藜12克乌药3克炮姜1.5克 广皮3克 延胡2克(酒炒)木香1.5克郁金6克花椒子24粒(打碎)功能主治疏肝行气。治肝经有寒,气机郁结,致成肝胀

  • 清香散

    《普济方》卷四十六:清香散药方名称清香散处方川芎藁本各30克防风羌活各6克细辛9克 香白芷30克甘草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偏正头风及牙疼。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用清茶调服。如痛甚者,吞黑锡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