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石膏散

石膏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石膏散

药方名称石膏散

处方石膏60克龙齿30克犀角屑15克前胡15克(去芦头)秦艽30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阳痉,通身壮热,目眩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入豆豉50粒,葱白23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再入牛黄末少许,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石膏散

药方名称石膏散

处方石膏6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22克(炙微赤,锉)白茯苓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养阴和中。治霍乱烦渴,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豆豉100粒,竹叶2~7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

猜你喜欢

  • 炒糯丸

    药方名称炒糯丸处方糯米1合,斑蝥21个(去翅足)。制法先用7个同米炒改色去蝥,再用7个同炒令米色黄再去蝥,又用7个同炒令起烟复去之。复用鸡胞肠1个将炒过蝥同煮烂去蝥,同米研捣作丸。功能主治下胎。主用法

  • 陷胸汤

    药方名称陷胸汤处方大黄栝楼实黄连各6克甘遂3克制法上四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痰火水饮内结,胸腹胀痛,食饮不消,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

  • 仁寿丸

    药方名称仁寿丸处方附子(炮熟,去皮、脐)30克 桂心 白茯苓山茱萸五味子杜仲(去皮,姜制,炒断丝)续断枸杞子熟地黄(洗)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湿,研)防风各15克牛膝(酒浸)60克制法上为末,蜜丸,

  • 老疟饮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老疟饮药方名称老疟饮处方苍术(泔浸)草果(去皮)桔梗青皮陈皮良姜各15克白芷茯苓半夏(汤洗去滑)枳壳(麸炒,去瓤)甘草(炙)桂心干姜(炮)各9克紫苏叶川芎各6克制法上药锉散。

  • 四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柱散药方名称四柱散处方木香(湿纸裹煨)、茯苓、人参、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丈夫元脏气虚,真阳耗败,两耳常鸣,脐腹冷痛,头旋目晕,四

  • 防风酒

    《千金》卷三:防风酒药方名称防风酒处方防风1斤,独活1斤,女萎2两,桂心2两,茵芋1两,石斛5两。功能主治产后中风。用法用量以酒2斗,渍3宿。初服1合,稍加至3-4合,每日3次。摘录《千金》卷三《圣济

  • 红玉锭子

    药方名称红玉锭子处方干胭脂3钱,白矾(枯)3钱,轻粉少许,砒霜少许,黄丹少许,脑子少许,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稠糊和锭子用之。功能主治去歹肉,生肌。主疮疡。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家大辞典》引作

  • 稷香丸

    药方名称稷香丸处方黄连半分,青皮半分,芜荑仁半分,胡黄连半分,芦荟半分,神曲半分,麦芽1分,木香1分,当归1分,肉豆蔻1分,使君子1分,三棱1分,篷术1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五疳

  • 麻豆散

    药方名称麻豆散别名麻豆汤处方大麻子3升,大豆(炒黄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用法用量麻豆汤(《鸡峰》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麻仁散”。摘录方出《肘后》卷

  • 蛤消散

    药方名称蛤消散处方文蛤4两。功能主治脱肛。用法用量水5碗煎汤,入朴消4两,通手淋洗,至水冷方止。若觉热痛,用熊胆加冰片,水化涂之。摘录《外科大成》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