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矾石散

矾石散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六: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别名矾石藜芦

处方矾石6铢,藜芦6铢,瓜蒂2-7枚,附子11铢。

制法上药各为末,合和。

功能主治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

用法用量矾石藜芦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六

医心方》卷七引《令李方》: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1分(烧),细辛1分,白芷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阴劳创,生息肉,烂破痛。

用法用量以温水洗创,乃粉之。

摘录医心方》卷七引《令李方》

《眼科锦囊》: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独头蒜、明矾。

制法先取独头蒜生者,捣烂,去滓,纳明矾,阴干为末。

功能主治眼目昏花,风眼疫眼,偏正头痛,其余病毒结于胸中者。

用法用量每用自3-5分,白汤送下。其效缓和,能得快吐。

摘录《眼科锦囊》

普济方》卷二九六: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白矾2两,硼砂2钱,辰砂半钱,麝香50文,绿矾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痔。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点在痔上,即化作水出。上药5-7日了,便使后药:土朱5文,牡蛎5文,白及5文,为细末,敷在痔上,自然干,脱落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

普济方》卷二五四: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别名吹鼻散、仓公散

处方生矾石1分(以水和赤土裹之,炭火3斤,烧两炊久,取出去赤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鬼气排击,心腹刺痛,吐下血,死不知,及卧魇啮踵不觉者,诸恶毒病。

用法用量吹鼻散、仓公散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四

普济方》卷二一六引《余居士选奇方》: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别名矾蛎散

处方矾石(烧令汁尽)、牡蛎(熬)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遗尿不知出时。

用法用量矾蛎散(《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余居士选奇方》

杨氏家藏方》卷四: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白矾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脐腹急胀。

用法用量用水和面条,作圈子,围脐高1寸许,纳安矾末,以冷水逐旋滴矾末上,令湿透,更以水滴,觉内冷透,即小便通。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白矾(熬令汁枯)半两,龙骨半两,铅丹(炒)半两,麝香1分,竹蚛(末)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聤耳,汁出不止。

用法用量先用绵杖子拭干耳内,以药少许掺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圣济总录》卷一二七: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白矾(烧令汁枯)半两,李白皮1分,桃白皮1分,独活(去芦头)1分,知母(焙)1分,生干地黄1分,雌黄(研)1分,猬皮(炙焦)3分,白术3分,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100枚,青黛(研)1分,斑蝥(去足翅,糯米炒)1分,白芷1分,柏枝1分,芍药1分,海苔1分,当归(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蚍蜉瘘,始发在项,如患伤寒。此因吃食中有以蚍蜉,其根在肾。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温水调下,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烧令汁尽,研)1分,食盐(研)1分。

制法上各为细散。

功能主治聤耳出脓汁。

用法用量先以纸捻子拭去脓汁令干,次以盐掺之,次又以矾石掺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一: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烧令汁尽)1分,白石脂1分,白蔹3分,杏仁(汤浸,去皮,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以鸡子白调令匀,入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面皯疱,令光白。

用法用量临卧时,先用浆水洗面,后涂药,明旦以井花水洗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四引《千金》: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卒肿,出脓水。耳聋不愈,有积虫。

用法用量每以苇管吹少许入耳中,每日3-4次;或以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四引《千金》

《外台》卷二十二引《广济方》: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白矾8分(烧汁尽),麻勃1分,青木香2分,松脂4分。

制法上为末。先消松脂,后入药末。

功能主治通耳。主耳出脓水。

用法用量每用取如枣核大,净拭以塞耳。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广济方》

《外台》卷二十二引《必效方》: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烧令汁尽)8分,藜芦(炙)8分,防风8分,细辛8分,干姜8分,白术8分,椒(汗)8分,甘草(炙)8分,蛇床子8分,附子(炮)8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风龋虫食,挺根出,齿已落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半升,搅调含之,漱吐勿咽之,1日3次。更以空酒漱去药气,然后吃食,百日齿已落者还生。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必效方》

普济方》卷三○一引《海上方》: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白矾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阴囊上生湿疮,黄水流注,有妨行步。

用法用量入冷水内洗疮,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引《海上方》

方出《海上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八: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明矾5钱,麝香1分。

功能主治口气臭。(匿虫)齿。

用法用量上药相和,搽齿上。

摘录方出《海上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千金翼》卷十一: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上上白者)。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翳及胬肉。

用法用量每用如黍米大,纳于翳上及胬肉上,即令泪出,以绵拭之,令得恶汁尽,1日1次。其病逐恶汁出尽,日日渐自薄,便愈。

摘录《千金翼》卷十一

方出《千金》卷十,名见《外台》卷五: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别名矾石滑石

处方矾石5两,滑石5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湿疸之病,始得之,一身尽疼,发热,面色黑黄,7-8日后壮热,热在里,有血当下,去之如豚肝状,其小腹满者,亦一身尽黄,目黄,腹胀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矾石滑石散(《三因》卷十)。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名见《外台》卷五

方出《干金》卷六,名见《杨氏家藏方》卷二十: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白矾6铢,石硫黄6铢,白附子6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面(黑干)(黑曾)。

用法用量以酢1盏,渍之3日,夜净洗面,敷之。

注意莫见风日21日。

摘录方出《干金》卷六,名见《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见《外台》卷三十四引《古今录验》: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2分(熬),甘草半分(炙),大黄1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妇人阴肿坚痛。

用法用量取枣大,绵缠,导阴中。20日即愈。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见《外台》卷三十四引《古今录验》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乌贼骨、黄连赤石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聤耳出脓汁。

用法用量以绵裹如枣核,纳耳中,每日3次。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

方出《圣济总录》卷一一四,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矾石散

药方名称矾石散

处方矾石(熬令汁枯)1两,铅丹(炒)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耳聋,有脓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半字,掺入耳中。

摘录方出《圣济总录》卷一一四,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 柳仙散

    药方名称柳仙散处方薄荷1钱,儿茶8分,青黛5分,川连4分,冰片2分5厘。功能主治口舌碎痛。用法用量先取野蔷薇根煎汤漱口,后吹此药。摘录《囊秘喉书》卷上

  • 六根散

    药方名称六根散处方鹿梨根、黄柏根、乌药、苦楝根、不辣回根、芫花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麻油调敷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

  • 艾馄饨

    药方名称艾馄饨处方干姜末、熟艾各等分。制法以白面作馄饨,如酸枣大。功能主治脾虚有寒,泻痢。用法用量每服40-50个,煮熟,空心服;腹胀者,炒厚朴煮汁熟,即煮馄饨食之。摘录《鸡峰》卷十四

  • 加味金龙丸

    药方名称加味金龙丸处方大枫子(去壳)10两,伏龙肝3两,芎藭2两,连翘2两,皂角刺2两,大黄2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大麻风。用法用量用后当下脓血、赤水。其虫若系紫黑色者,为多年之病;若系红色者,为

  • 丁附理中汤

    《伤寒全生集》卷三:丁附理中汤药方名称丁附理中汤处方丁香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加吴茱萸官桂砂仁陈皮)功能主治主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用法用量水煎,蘑木香、姜汁温服。呃逆甚者,加良姜;冷

  • 鳖灰散

    药方名称鳖灰散处方鳖甲头(烧灰)。功能主治男子阴头痈不能治者,及妇人阴疮脱肛。用法用量以鸡子白和敷之。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喉症含化丸

    药方名称喉症含化丸处方胆矾2钱,牙皂1钱,月石2钱,明矾1钱,海浮石3钱,杏仁3钱,朴消1钱,蒌仁3钱,郁金2钱,雄黄1钱,乌梅1钱,僵蚕2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风痰裹塞,喉中痰

  • 陈氏乌须丸

    药方名称陈氏乌须丸别名乌须至补丹处方桑椹1斤(蒸熟晒干,不蒸则此物最不肯干,但不可经铁器,饭锅蒸则无害),生赤何首乌1斤(切片,饭锅蒸,晒干,九次为妙),南烛叶1斤(亦饭锅蒸熟,晒干,若不蒸自干则无用

  • 和肝益肾饮

    药方名称和肝益肾饮处方石菖蒲1钱,宣木瓜2钱(盐炒),路路通5个(研),木香5分,焦三仙1钱,菊花1钱,菟丝饼3钱,白芍2钱,灯心1子。功能主治肝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方中以白芍、木香、菊花

  • 黄气膏

    药方名称黄气膏处方苍术、赤芍药、白芷、当归、苦参、乳香、独活、川芎、南星、草乌、没药、天花粉、木鳖子各等分。制法上(口父)咀,以香油2斤(冬月用此数,夏月1斤半),槐、柳枝各21,煎黄色,煎汁令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