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立应散

立应散

普济方》卷三八一: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红枣30枚 信少许

制法上将红枣去核,纳信末少许裹定,烧存性,放冷,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走马牙疳,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牙疳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一

玉机微义》卷十五: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寒水石45克(煅)花蕊石龙骨黄丹没药各15克黄药子22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金疮血出不止,诸疮久不生肌。

用法用量如一切金刃刀伤者,用药敷上,绢帛扎之,不致化脓。有脓水者,干掺,生肌定痛。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

济阴纲目》卷二: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香附90克(一半生,一半炒)棕皮30克(烧存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5克,酒与童便各75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如治肠风,不用童便。

摘录济阴纲目》卷二

《百一》卷八,名见《医方类聚》卷九十二引《济生续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玄胡索不拘多少(新瓦上炒微黄,不可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刺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1盏,煎至7分服。不能饮者,以陈米饮调下,不拘时候;以酒调亦得。

摘录《百一》卷八,名见《医方类聚》卷九十二引《济生续方》

《百一》卷八: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高良姜1分,五灵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急心痛。

用法用量每用1钱半,以醋1茶脚调匀,用百沸汤投半盏,连滓急服。

摘录《百一》卷八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九引《日华子本草》,名见《杨氏家藏方》卷二十: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鹅粪。

功能主治诸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外敷。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九引《日华子本草》,名见《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井泉石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葶苈(纸上炒)1分,海金沙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热结,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新汲水调下。未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张涣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石榴花(取末,焙干)半两,干葛根(为末)半两,蒲黄(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血热妄行,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取生地黄汁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张涣方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梅根皮(厚者,去粗皮)1两,川芎3钱,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

功能主治风虫牙疼。

用法用量每用1字,先含温水1口,次用药于两鼻内搐之。涎出痛止为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麝香半钱(别研),乳香半钱(别研),黄柏末1钱,黄丹1钱(瓦上飞过,别研),白矾半两(瓦上飞过,别研),地龙粪1两(瓦上焙干,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下疳疮。

用法用量温水洗疮口,用绵挹干,用药掺患处,日3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棕灰3两,香附3两(醋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血崩,脉弦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下。

各家论述多怒多郁之人,肝气逆而不能摄血,故血不归经,崩下不止焉。香附调肝解郁,能行血中之气以调经脉;棕灰涩血固下,能止妄行之血以定血崩。为散,米饮调下,务使胃气调和,则肝郁自解,而天癸如度,血不妄行,何有崩下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魏氏家藏方》卷九: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草乌头1个(拣光净极大者,去皮脐,生用),香白芷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齿痛。

用法用量每日2次,擦。如有热涎吐之,少时用温水漱。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魏氏家藏方》卷九: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硼砂半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者。

用法用量用笔管吹入喉中。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元戎》: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麝香少许,蝎梢2钱,金头蜈蚣(分开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鼻内搐,随左右用之。

摘录《元戎》

普济方》卷三九五: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盐2两,生姜1两。

制法上同炒令转色。

功能主治小儿干霍乱,不吐不泻,腹胀如鼓,心胸痰壅。

用法用量3岁半钱,童便半盏,煎3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玉机微义》卷十五引郭氏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寒水石1两半(煅),花蕊石半两,龙骨半两,黄丹半两,没药半两,黄药子7钱半(一方加白及乳香轻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定疼。主金疮血出不止,并诸疮久不生肌。

用法用量如一切金刃刀镰伤者,用药敷上,绢帛扎之,不作脓;血疮、脓水,干贴。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引郭氏方

《准绳·类方》卷七: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橡斗子1个,甘草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熟水调下。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外科启玄》卷十二: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斑蝥28个(同糯米炒黄,去米及头足),僵蚕(炙)4钱,黑丑(炒,头末)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五更初用好酒调服之,待恶物从小便中出,如未尽出,次早再1服,必毒尽为妙;次用白糯米稀粥补之;后次再灯心汤调琥珀末1钱送下。以涤小便内恶毒,除根永不再发。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鹅不食草(净洗)、香白芷(洗)、当归(去芦头,洗)、雄黄(别研)、川附子(炮)各等分,踯躅花减半。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和匀。

功能主治内外障翳,昏涩多泪,及暴赤眼,一切目疾。

用法用量含水搐鼻内,日3次,食后少空用。去尽浊涕眼泪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

《百一》卷十六引朱保义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当归半两,滑石半两,地胆半两(去翅足头,以糯米1合同炒赤黄色,去米),白牵牛1分,土蜂窠1分(蜜水洗,饭上蒸),川乌尖21个(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瘰疬久不愈者,发瘭。

用法用量方中白牵牛用量原缺。《直指》有川芎

注意有孕不得服,或素来气血虚弱者亦不可服,大忌毒物。

摘录《百一》卷十六引朱保义方

猜你喜欢

  • 厚朴大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厚朴大黄汤药方名称厚朴大黄汤别名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处方厚朴15克大黄18克枳实9克功能主治治支饮胸满者。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摘录《金匮

  • 军中一捻金

    《永类钤方)卷七:军中一捻金药方名称军中一捻金处方金樱叶60克桑叶30克 嫩苎叶30克功能主治治金疮出血。用法用量上药捣烂,敷伤处;或阴干研末敷,加帛缚定。摘录《永类钤方)卷七《永类钤方》卷七:军中一

  • 柽叶煎

    药方名称柽叶煎处方柽叶半斤(细锉,如无叶,枝亦得),荆芥半斤(细锉)。制法以水5升,煮取2升,滤去滓,澄清;再入白蜜5合,梨汁5合,竹沥5合相和,以新瓷瓶盛,用油单子盖紧,系于釜中,以重汤煮,勿令水入

  • 黑豆羹

    药方名称黑豆羹处方黑豆3合,淡竹叶50片,枸杞茎叶5两(切)。功能主治壅毒攻心,烦热恍惚。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煮2味,取1大盏,去滓,下枸杞叶,煮熟,入5味作羹,放温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葛黄丸

    药方名称葛黄丸处方黄连120克葛花90克(无则用葛根代之)制法用大黄末,水熬成膏为丸。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内有积热涌盛,呕血不止,或至垂死者。用法用量温水下100丸。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固土车水丸

    药方名称固土车水丸处方马房粪坑内马脚所常踏之处泥土马溺。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伤黄肿,气喘发咳,小腹肿满,臌胀。用法用量每服64丸,空心沸汤送下,以24日为度,晚服养阳济阴汤。注意白马尤佳

  • 活瘀理气汤

    药方名称活瘀理气汤处方桃仁3枚(捣碎),三棱1钱半,莪术1钱半。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滞理气。主小儿由于啼哭暴怒或跌打损伤而致气滞血瘀,阻碍气机而喘,面色灰暗,口唇发绀,胸部郁闷不畅,呼吸困难,气短胸痛

  • 沉香蒺藜丸

    药方名称沉香蒺藜丸处方沙苑蒺藜(酒炒)2两,防风2两,葫芦巴(酒炒)半两,茴香(炒)半两,金铃子(末)半两,地龙(去土)半两,牡丹皮半两,沉香2分,荜澄茄2分,木香2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

  • 粉身散

    药方名称粉身散处方芎藭4两,藁本4两,远志4两,白术4两,米粉1斗(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辟温。主用法用量粉身。若欲多时,加药增粉用之。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一引《删繁方》

  • 柴胡羌活汤

    《症因脉治》卷一: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柴胡羌活防风枳壳桔梗青皮苏梗功能主治主感冒胁痛,风邪在表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医方集解》: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