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茹散

竹茹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30克 生干地黄30克 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肺痈烦闷,咳嗽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白茯苓30克栀子仁30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石膏6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三四月,胎动不安,手足烦热,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8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15克伏龙肝30克石膏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30克(去心,焙)黄芩15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鼻衄,烦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20毫升,煎至6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当归拈痛合苏子降气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合苏子降气汤处方人参4分,白术4分,苦参4分,秦艽4分,知母5分,黄芩5分,当归5分,羌活5分,萝卜子5分,升麻2分,葛根2分,茵陈3分,苍术3分,苏子3分。功能主治肩背痛湿热甚者。用

  • 保生无忧散

    药方名称保生无忧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白术、甘草、陈皮、神曲、麦芽、紫苏、诃子、枳壳。功能主治安胎益气,令子紧小无病。主滑胎。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创灼膏

    药方名称创灼膏处方生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地榆、白及、石膏、炉甘石、冰片、虎杖、延胡索、郁金。制法制成膏剂。功能主治提脓拔毒,祛腐生肌。主烧伤,老烂脚,挫裂伤口,褥疮,冻疮溃烂,慢性湿疹及疮疖。用法

  • 柏子仁膏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柏子仁膏药方名称柏子仁膏处方柏子仁松子仁胡桃肉各等分制法上药研膏。功能主治治小儿大便秘涩艰难。用法用量每服如弹子大,热汤化下。未通再服。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卫生总微

  • 大紫双丸

    药方名称大紫双丸处方代赭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麝香1分(细研),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当归3分(锉,微炒),牛黄1分(细研),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 葫芦饮

    药方名称葫芦饮处方苦葫芦瓢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气黄。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目虚黄,不能食。用法用量上以水研服少许。须臾吐愈。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 皂角苦参丸

    药方名称皂角苦参丸处方苦参500克荆芥375克白芷大风子肉防风各180克大皂角川芎当归何首乌(生)大胡麻枸杞子牛蒡子(炒)威灵仙全蝎白附子蒺藜(炒,去刺)独活川牛膝各150克草乌(汤泡,去皮)苍术(米

  • 拨粥

    《普济方》:拨粥药方名称拨粥处方薤白10~15克(鲜者30~60克)葱白2茎 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制法先把薤白,葱白洗净切碎,与白面粉用冷水和匀后,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用粳

  • 启迷丹

    药方名称启迷丹处方生半夏15克人参15克 菖蒲6克菟丝子30克甘草0.9克茯神9克 皂角荚3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治忽然发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鼾声,痰气甚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

  • 伏虎散

    药方名称伏虎散处方黄耆3两,当归2两,生地黄2两,麦门冬2两,地榆1两,三七1两,防风5钱。功能主治补气血,解风热之毒。主虎咬伤。用法用量虎为阳中之阴,其毒浅而耗血多,故治此主于补血,加以去热祛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