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第一退水丸

第一退水丸

药方名称第一退水丸

处方蓬术(炮)半两,三棱(煨)半两,桂心半两,青皮半两,益智半两,巴豆2两(去皮,出油,别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气,退水肿,去菀莝,利湿,通小便。主水肿病。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用黄栀10个(擘破),荆芥黑牵牛酸浆草各少许煎汤,空腹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四

猜你喜欢

  • 丁附散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丁附散药方名称丁附散处方附子1个(大者,周围钻孔,用丁香插入孔内,以面裹煨熟,去面不用)。制法上以附子、丁香为末。功能主治冷吐翻胃,及吃食移时即吐。缘水不胜火复还脾,脾不

  • 淋渫沙节汤

    药方名称淋渫沙节汤别名沙节汤处方沙木节半两,木通半两,羌活半两,川椒半两,川乌头1分,葱白1握,橘叶5钱(如无,以橘皮代之)。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风毒脚气下注,两脚疼肿。用法用量沙节汤(《鸡峰》卷四)

  • 芦巴丸

    药方名称芦巴丸处方芦巴1斤,川乌(泡,去皮)6两,巴戟6两,川楝18两,茴香20两,吴茱萸10两(汤浸7次,炒)。制法炒磨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气,蟠肠气,奔豚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

  • 橘饮

    药方名称橘饮处方橘皮6两,甘草2两,干姜1两。功能主治呕咯不止及伤寒呕啘。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16服。以水2升,加生姜5分,煮至1升,去滓温服。有痰,加半夏7粒,破之;有寒,加附子1枚,四破之,一

  • 乳香膏

    药方名称乳香膏处方乳香30克 青薄荷叶120克制法上二味,和研匀。功能主治散毒,止痛。治发背初觉小,后五七日赤热肿高。用法用量厚罨患处,上以青生绢靥盖之,觉干再以新水润之,常令湿润,三五度,其热毒自消

  • 羚羊角豉汤

    药方名称羚羊角豉汤处方豉1升半,犀角屑1两,羚羊角屑1两,芍药3两,升麻4两,杏仁1两(去皮尖),栀子7枚,甘草(炙)1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喉痛肿结,毒气冲心胸。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1升半,去滓,

  • 茧黄散

    药方名称茧黄散处方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米饮送下,日3次。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九引《圣

  • 桂枝四七汤

    《仁斋直指》卷六:桂枝四七汤药方名称桂枝四七汤处方桂枝白芍药半夏(制)各30克 白茯苓厚朴(制)枳壳(制)甘草(炙)各15克人参紫苏各7.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冷,内有寒邪,心腹作痛。用法

  • 加减秦艽汤

    赵炳南方:加减秦艽汤药方名称加减秦艽汤处方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30克

  • 法制橘皮

    药方名称法制橘皮处方橘皮半斤(去瓤),白檀1两,青盐1两,茴香1两。制法上用长流水2大碗同煎,水干为度。拣去橘皮,放于瓷器内,以物覆之,勿令透气。功能主治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癖。主用法用量每日取3-5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