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玉散

红玉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寒水石(炭火烧通赤,候冷细研)二两,黄丹半两。

炮制上同研细,

功能主治敛疮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恶水,不问日近年深,并治之。

用法用量干掺疮口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再上尤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鲁府禁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白矾9钱,朱砂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钱抄1字,温水调下。

摘录鲁府禁方

《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寒水石(炭火烧通赤,候冷细研)2两,黄丹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敛疮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恶水。主

用法用量干掺在疮口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1上,再上尤妙。

摘录《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

鲁府禁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宫粉2钱,黄丹5分,拔过松香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头面黄水,到处生疮。

用法用量干掺患处;如疮结痂,则用香油调敷。

摘录鲁府禁方

《玉案》卷六: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轻粉3钱,血竭3钱,珍珠2钱,甘草2钱,黄连2钱,铅粉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疔疮不收口。

用法用量掺疮口。

摘录《玉案》卷六

《治疹全书》卷下: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石膏(煅,研,水飞)1两,黄丹5钱,血竭3钱,轻粉1钱,冰片2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痘疹后发痈疽疮毒,出脓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患处,或以太乙膏贴之。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医级·杂医类方》卷八: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枯矾5分,黄丹5分,水龙骨(即船底老油灰)1钱(煅,研),海螵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聤耳流脓。

用法用量方中海螵蛸用量原缺。

摘录《医级·杂医类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川楝猬皮丸

    药方名称川楝猬皮丸处方猬皮(煅存性)雷丸3克(皂角洗,烧灰存性)川楝白皮黑芝麻(炒黑)槐角子(煅存性)各1.5克 男发(皂角水浸,煅存性)2.1克乳香6克牛角腮(童便浸七次,煅存性)30克麝香0。6克

  • 高良苦三味饮子

    药方名称高良苦三味饮子别名高良姜散处方高良姜2两,豆蔻子12枚,桂心2两(1方有干姜、人参)。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湿霍乱,吐痢无限。用法用量高良姜散(《普济方》卷二○二)。注意忌生葱。摘录《外台》卷六引

  • 金箔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箔丸药方名称金箔丸处方金箔(研.一百片)、银箔(研.一百片),犀牛角(另研)、牛黄(另研)、丁香(另研)、龙脑(另研)、沉香(另研)、珍珠末(另研)、木香(另研)、

  • 松花散方

    药方名称松花散方处方松花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紫菀15克(去苗)百合15克 薯蓣30克人参15克(去芦头)鹿角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生干地黄30克 白茯苓15克茜草根15克(锉)刺蓟15克

  • 陈黄汤

    药方名称陈黄汤处方黄耆5钱,陈皮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老人大便秘结。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火麻仁1合(研烂),以水投,取汁1钟,滤去滓,于银石器中煎,候有乳花起,即加白蜜1大匙,再煎令滚,调药末,空

  • 鹿茸汤

    《魏氏家藏方》卷四:鹿茸汤药方名称鹿茸汤处方鹿茸1两(爁去毛,炙),川芎半两,肉苁蓉(酒浸,去皮)半两,当归(去芦,浸)半两,生干地黄(洗)半两,白芍药半两,白术半两(炒),五味子3钱(去皮)。制法上

  • 鸡肉膏

    药方名称鸡肉膏处方大黄3两,黄芩3两,黄连3两,肉桂3两,土茯苓。功能主治梅毒疳痼疾。用法用量①嗅药方:水银一钱,黑铅三分(纳土器上,武火沸时纳硫黄少许,则为黑霜),肉桂五分,甘草二分。上药和调,而更

  • 青皮汤

    药方名称青皮汤处方青皮3克莪术三棱各2.1克陈皮神曲各1.5克延胡索1克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消积化聚。治脘腹痞满胀痛,内有症积。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如痞满,加炒黄连1克;有郁热,加山栀仁;少

  • 丁香透膈丹

    药方名称丁香透膈丹处方槟榔2两,半夏(姜矾制)2两,木香2两,砂仁(炒,研),枳壳2两(巴豆49粒入内扎好,酒、醋煮干,去巴豆不用),橘红1两,枳实(炒)1两,白豆蔻(炒)1两,沉香1两,贝母1两,丁

  • 二香三棱丸

    药方名称二香三棱丸处方丁香1两,本香1两,京三棱(煨,锉)3分,鸡爪三棱3分,石三棱3分,硇砂(研)半两,牵牛子(炒)半两,大黄(炮)半两,蓬莪术(炮)半两,槟榔(锉)1两,巴豆50个(去皮心,出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