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茸丸

艾茸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

药方名称艾茸丸

处方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再炒)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荜茇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沉香1分(不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下脏久虚,沉寒痼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艾茸丸

药方名称艾茸丸

处方木瓜20枚(去皮核,作瓮子),甘菊花(为末)1斤,青盐(研)1斤。

制法甘菊花并青盐填满木瓜瓮子内,置笼床内蒸,以木瓜烂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加减神仙既济丸

    药方名称加减神仙既济丸处方拣参(去芦)2两,嫩鹿茸(酥炙)2两,肉苁蓉(酒洗)3两,枸杞子(酒洗)2两,茱萸(酒蒸,去核取肉)2两,怀山药2两,辽五味子2两,石菖蒲(去毛)2两,嫩黄耆(蜜炒)2两,川

  • 六味肥儿丸

    药方名称六味肥儿丸处方川黄连1两,白芜荑1两,神曲1两,麦芽1两,厚朴1两,木香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积。用法用量清米汤化下。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大钩藤饮

    药方名称大钩藤饮处方钩藤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1分,麻黄(去节)1两1分,当归(切)3分,龙齿(研)1两,石膏(碎)2两半,赤芍药(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龙胆(去土)1两,牛黄(研)1

  • 清胆汤

    《伤寒大白》卷三:清胆汤药方名称清胆汤处方柴胡黄芩竹茹厚朴广皮甘草功能主治治胆经火旺之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若左寸脉大,为胆涎沃心,加陈胆星、川黄连。摘录《伤寒大白》卷三《急腹症方药新解》:清胆汤药方

  • 柴胡石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石膏散药方名称柴胡石膏散处方赤芍药、柴胡(去苗)、前胡(去苗)、石膏(煅)、干葛,各五十两。升麻二十五两,黄芩、桑白皮,各三十七两半。荆芥穗(去土)三十七两。炮

  • 理中化痰丸

    《明医杂着》卷六:理中化痰丸药方名称理中化痰丸处方人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制法上药为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温中化痰。治脾胃虚寒,痰涎内停。呕吐少食;或大便不实,饮食难

  • 正元丹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正元丹药方名称正元丹处方附子干姜良姜 乌头各120克胡椒荜澄茄人参红豆蔻白术桂各30克 (一方有赤石脂、诃子、川椒各30克,无桂枝)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九阳丹

    药方名称九阳丹处方辰砂1两,雄黄1两,雌黄1两,阳起石1两,硫黄1两,石燕子1两,禹余粮1两,牡蛎1两,紫石英(并研)1两,钟乳粉1两,鹿茸1两,天雄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半两,蛤蚧1对,桑螵蛸半两

  • 定心壮气汤

    药方名称定心壮气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川芎、辰砂、茯神、乳香、枳壳。功能主治产难,因年少单弱,致临产而惊恐气怯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拔脓净

    药方名称拔脓净处方红升丹、乳香、没药、穿山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排脓止痛,祛腐生新。主窦道、瘘管、慢性骨髓炎窦道、褥疮、手术后伤口感染,以及其他感染创面,脓肿破溃。用法用量撒患处。摘录《上海市药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