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苦杖散

苦杖散

普济本事方》卷十:苦杖散

药方名称苦杖散

别名地髓汤(《世医得效方》卷八)。

处方苦杖根(即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30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诸般淋。

用法用量水1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世医得效方》卷八补。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十

《保命集》卷下:苦杖散

药方名称苦杖散

处方苦杖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从高处坠下,涎潮昏冒;产后瘀血不散,或聚血。

用法用量热酒调下。

摘录《保命集》卷下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苦杖散

药方名称苦杖散

处方牡丹皮当归(洗,焙)、白芍药、延胡索干漆(炒令烟尽)、羌活(去芦头)、独活、香附子(炒)、红花、苦杖(一名虎杖)、干姜(炒)、蒲黄肉桂(去粗皮)、川芎甘草(炙)、鬼箭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运,及儿枕疼痛,恶露不行,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虎杖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大温惊丸

    药方名称大温惊丸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白术5钱,辰砂5钱,麦门冬5钱,木香5钱,代赭石5钱,甘草1两,酸枣仁1两,僵蚕钱半,桔梗尾钱半,全蝎5个,金箔6片,银箔6片。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 傅春散

    药方名称傅春散处方梅花蕊2钱,桃花蕊(各取阴干)2钱,经霜丝瓜2钱,朱砂2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疮已出未出,陷伏不起,或隐在皮肤之间。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3分,煎紫草饮下。摘录《医统》卷九

  • 槐花当归散

    药方名称槐花当归散处方槐花(炒)4两,何首乌2两,川芎2两,当归2两,甘草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眼目血灌瞳人,如火眼睑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米泔调下。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 救阴煎

    《怡堂散记》卷上:救阴煎药方名称救阴煎处方生地、丹皮、麦冬、陈皮、茯苓、甘草。功能主治小儿时感,发热不退。用法用量水煎服。外见有风症在,加柴胡、防风;惊惕,加钩藤钩;嗽,加桔梗、杏仁;有痰或呕,加半夏

  • 枸菊丸

    药方名称枸菊丸处方甘菊花(拣净)枸杞各60克川芎薄荷叶各30克苍术180克(米泔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水,去皮,晒干)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内外障眼,有翳晕或无翳,视物不明。用法用量

  • 养元粉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养元粉药方名称养元粉处方糯米700克(水浸一宿,沥千,慢火炒熟)山药(炒)芡实(炒)莲肉各90克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取细末)6~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实脾养胃。治脾

  • 柴胡通经汤

    药方名称柴胡通经汤处方柴胡连翘当归梢 生甘草黄芩牛蒡子 京三棱桔梗各0.6克黄连1.5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主小儿项侧有疮,坚而不溃,名日马刀,亦治瘰疬。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

  • 巴豆油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巴豆油膏药方名称巴豆油膏处方巴豆4克蛇床子4克大黄4克 海桐皮4克羊蹄根4克 胡麻油10毫升 凡土林20克制法前五味药,共研为细末,再以麻油、凡士林调膏。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

  • 大补气方

    药方名称大补气方处方羊肚1具(治如食法,去膏),羊肾1具(去膏,四破),干地黄5两,甘草1两,秦椒1两,白术3两,桂心3两,人参3两,厚朴3两,海藻3两,干姜4两,昆布4两,地骨皮4两。制法上药治下筛

  • 蝉蜕饮子

    药方名称蝉蜕饮子别名蝉蜕一物散、蝉蜕散、蝉蜕汤、蝉蜕一物汤处方蝉蜕10枚(去泥土、洗净,碎之)。功能主治痘疮出不快。疮疹渐作,身热似伤寒候,只耳脚尖稍冷,或腹痛者。用法用量蝉蜕一物散(《普济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