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芥穗散

荆芥穗散

方出《妇人良方》卷八,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一:荆芥穗散

药方名称荆芥穗散

处方荆芥穗、黄耆、熟地黄当归桑耳地榆、樗白皮皂角刺干姜、槐豆、牛蒡子、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肠风,酒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粥饮调下。

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八,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一

普济方》卷三五○:荆芥穗散

药方名称荆芥穗散

处方荆芥穗2两,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或口噤,或角弓,或狂言如见鬼,或搐搦如痫,及一切风血。

用法用量每服6钱,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

猜你喜欢

  • 当归消毒散

    药方名称当归消毒散处方荆芥、牛蒡子、甘草、防风、当归、赤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痈肿初发。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盏,煎8分服。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

  • 排气饮

    药方名称排气饮处方陈皮4.5克木香2.1~3克藿香4.5克香附6克枳壳4.5克泽泻6克乌药6克厚朴3克功能主治行气散滞。治气逆,食滞腹胀,疼痛,癫狂。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热服。食滞

  • 六神辅圣丸

    药方名称六神辅圣丸处方草乌1斤(白嫩者佳),麻油1斤,甘草半斤,荆芥4两,羌活4两,紫苏4两,风藤4两。制法用无灰酒煮1昼夜,另用一锅煎滚汁浸之,挤去乌皮,将草乌捣烂为丸。功能主治疙瘩,冷风痒风,麻痹

  • 定命散

    《婴童百问》卷一引《活幼方》:定命散药方名称定命散处方蝉蜕14个(去嘴脚),全蝎14个(去毒)。制法上为细末,加轻粉少许和匀。功能主治初生儿口噤不开。用法用量每服少许,乳前用乳汁调下。摘录《婴童百问》

  • 薷苓清暑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薷苓清暑汤药方名称薷苓清暑汤处方藿香香薷云苓 广皮厚朴麦冬人参白术扁豆泽泻甘草草蔻竹茹砂仁生姜乌梅功能主治治妊娠盛夏中暑,暑热与阴寒相搏,忽然烦闷,身热多汗,或恶心呕吐。用法用

  • 黄连白芍

    药方名称黄连白芍处方黄连、白芍。药量比例为1:3。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口疮123例,大多在1~2个疗程内见效或临床治治愈;经3个疗程治愈者,都是病史在3~5年以上共16例。治愈后有7例复发

  • 喉痹饮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痹饮药方名称喉痹饮处方桔梗玄参贝母荆芥薄荷僵蚕前胡甘草花粉 灯心牛蒡子款冬花功能主治治喉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嵩崖尊生》卷六:喉痹饮药方名称喉痹

  • 护阳和阴汤

    药方名称护阳和阴汤处方白芍5钱,炙甘草2钱,人参2钱,麦冬(连心炒)2钱,干地黄(炒)3钱。功能主治温病热入血室,医与两清气血,邪去其半,脉数,余邪不解者。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各家论

  • 二至丸

    《中国药典》:二至丸药方名称二至丸处方女贞子(蒸)500g墨旱莲500g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而苦。炮制以上二味,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 茯苓燥湿汤

    药方名称茯苓燥湿汤别名茯苓泻湿汤、茯苓泄湿汤处方白术2分,人参2分,甘草(炒)2分,枳壳(麸炒)2分,茯苓2分,蔓荆子2分,薄荷2分,苍术3分,前胡3分,独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