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菊花煎

菊花煎

眼科阐微》卷二:菊花煎

药方名称菊花煎

处方菊花、菖蒲、白矾(生用)。

功能主治目中有翳,目痒或闷。

用法用量上药煎汤,浸夏青绢搽之。

摘录眼科阐微》卷二

《圣惠》卷二十五:菊花煎

药方名称菊花煎

处方甘菊花2斤(蒸湿,捣如膏),枸杞子2斤,神曲(炒微黄,捣末)2斤,生地黄4斤(研烂),肉苁蓉半斤(去皱皮,炙令干,捣末),桂心半斤(捣末)。

制法上药以无灰酒3升,与前药拌令匀,以瓷瓶盛之,以瓷碗盖定,用纸筋盐泥固济,待干,人马粪中埋49日即停,得1年至10年,其色转黑,其味芳香。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服1条匙,以暖酒调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仙拈集》卷二引愿济堂方:菊花煎

药方名称菊花煎

处方菊花

功能主治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童便煎,洗数次即好。

摘录《仙拈集》卷二引愿济堂方

猜你喜欢

  • 小菊花膏丸

    药方名称小菊花膏丸处方黄连枯黄芩大黄干菊花羌活苍术荆芥防风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小儿两目红赤湿烂。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或为膏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陈橘皮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陈橘皮汤药方名称陈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下利。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

  • 加料荷叶丸

    药方名称加料荷叶丸处方荷叶炭3斤半,当归2两4钱,白芍1两6钱,川芎5钱,生地12两,赤芍1两6钱,梅片4两5钱,犀角4钱5分,羚羊4钱5分,旱三七4两5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金箔16开

  • 舒筋活络饮

    药方名称舒筋活络饮处方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行血止痛。主风寒

  • 加味化痰丸

    《赤水玄珠》卷六:加味化痰丸药方名称加味化痰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半夏(制)1两,茯苓1两,桔梗1两,枳实半两,香附半两,前胡半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半夏末、姜汁糊为丸。功能主治理气化痰。

  • 碧玉丸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碧玉丸药方名称碧玉丸处方铜绿3钱,钟乳粉5分。制法共为末,葱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盛。用法用量每服10丸,白汤送下。少顷痰吐如涌泉。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

  • 车前利湿汤

    药方名称车前利湿汤处方白术(炒)、白芍(炒)、白茯苓、苡仁、当归、白扁豆(炒)、车前子、神曲、怀牛膝。功能主治中湿,肾囊小便发肿生疮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蓝青汤

    药方名称蓝青汤处方干蓝青2两,凝水石(碎)1两半,石膏(研)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镑)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赤芍药半

  • 茂香散

    药方名称茂香散处方天台乌药、三棱(煨)、蓬茂(煨)、川当归(去芦)、荆芥穗、天麻、桂心(不见火)、延胡索、厚朴(姜汁制.炒)、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脏气,头目昏

  • 沉香桂附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沉香桂附丸药方名称沉香桂附丸处方沉香、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良姜(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乌头(炮.去皮脐.剉作如豆大小块)、吴茱萸(汤浸.洗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