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竹沥达痰丸药方名称竹沥达痰丸处方黄芩200g半夏(制)150g大黄(酒制)200g橘红200g甘草100g沉香50g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药方名称牡蛎黄耆桂枝汤处方牡蛎3克黄耆6克桂枝1.5克 麻黄根3克白术甘草各1.5克 浮麦3克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药方名称栗皮丸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乳香(研)1分,鲇鱼肝1分。制法上同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骨鲠在喉不出。用法用量看骨远近,绵裹1丸,水润,外留绵线吞之,即钩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药方名称甘草流浸膏来源为甘草浸膏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或红褐色的液体;味甜、略苦、涩。炮制取甘草浸膏300~400g,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
《圣济总录》:巴戟天酒药方名称巴戟天酒处方巴戟天18g牛膝18g石斛18g羌活27g当归27g生姜27g 椒2g 酒10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
《温病条辨》卷三:青蒿鳖甲汤药方名称青蒿鳖甲汤处方青蒿6克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知母6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养阴透热。治温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法用量
药方名称稀涎千缗汤处方半夏(大者)14枚猪牙皂角(炙)1锭甘草3克白矾6克功能主治涌吐痰浊。治风痰不下,喉中声如牵锯,或中湿肿满。用法用量上四味,为末,用生姜汁少许,冲温水200毫升,调茶末3克灌之。
药方名称调中和气饮别名调中和气散处方大黄1钱,石膏1钱,槟榔8分,枳壳(麸炒)8分,黄芩8分,知母8分,黄连6分,黄柏5分,柴胡3分。功能主治胎气攻心。妊娠过食辛热,毒物热积胎中,以致胎儿不安,手足乱
药方名称立生酥葵膏处方酥1斤,秋葵子1升,白蜜半斤,滑石1两半,瞿麦1两,大豆黄卷2两。制法以清酒1升,细研葵子,入酥、蜜中,微火熬令熔,即下诸药,慢火煎,常令沸如鱼目,约半升,即以新绵滤,贮瓷器中。
《保命歌括》卷十九:加减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建中汤处方小建中汤1剂,加柴胡、木瓜各等分。功能主治吐利转筋,肋下痛,脉弦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九《普济方》卷二三一引《卫生家宝》:加减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