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头骨丸

虎头骨丸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七:虎头骨丸

药方名称虎头骨丸

处方虎头骨1两半(涂酥,炙黄),砒霜1分(细研),桃心120枚(干者),桃奴7枚,腊月猪血半合,寒食面半匙,端午日粽子尖9枚。

制法上先将桃心、虎骨桃奴研末,再合余药令匀,于5月5日日未出时用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2丸,欲发前以新汲水送下。

注意忌食热物。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七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七:虎头骨丸

药方名称虎头骨丸

处方虎头骨3两(涂酥,炙黄),朱砂1两(细研),恒山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牡蛎粉1两,桂心1两,知母1两,乳香半两,乌梅肉半两(微炒),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木香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麝香半两(细研),桃仁3-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疟疾。

用法用量奇效良方》有生姜一块(如鸡子大,半煨半生)。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七

《圣惠》卷五十二:虎头骨丸

药方名称虎头骨丸

处方虎头骨2两(涂酥,炙微黄),朱砂半两(细研),恒山1两(锉),甘草1两(锉,生用),牡蛎2两(微炒),桂心1两,知母2两,香豉1合(炒干),乌梅肉2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桃仁3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研入朱砂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痎疟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发前以桃符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明目汤

    药方名称明目汤处方川芎3克,归尾3克,白芍3克,生地3克,黄连3克,黄芩3克,栀子3克,石膏3克,连翘3克,防风3克,荆芥3克,薄荷3克,羌活3克,蔓荆子3克,菊花3克,蒺藜3克,草决3克,桔梗3克,

  • 黄耆赤风汤

    药方名称黄耆赤风汤处方黄誊60克(生)赤芍3克防风3克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治瘫腿,可酌加用量。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 发际散

    药方名称发际散处方五倍子末310克雄黄末30克 枯矾末?克制法先将雄黄及枯矾研细,后加五倍子末研和。功能主治灭菌止痒,收湿化毒。主毛囊炎,脓疱疮,湿疹感染。用法用量毛囊炎用香油或醋调敷疮上,脓疱疮或湿

  • 烂喉痧散

    药方名称烂喉痧散处方熟石膏2分,人中黄(煅)2分,煅月石2分,煅儿茶2分,薄荷2分,朱砂2分,冰片2分,麝香5厘,濂珠5厘,琥珀5厘,牛黄5厘。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烂喉痧。用法用量吹口。摘录《青囊秘

  • 疗淋散

    药方名称疗淋散处方石韦(洗,刮去毛)、大虫魄(即琥珀)1两(研),滑石1两半,当归1两,芍药1两,黄芩1两,冬葵子1两,瞿麦1两,乱发3团(如鸡子大,烧灰),茯苓1两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淋。用法

  • 冬荣散

    药方名称冬荣散处方夏枯草(烧灰存性)。功能主治小便出血,及肠风下血。用法用量上为末。米饮或凉水调下。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 去腐灵药

    药方名称去腐灵药处方水银30克 火消60克食盐9克 枯矾9克(三味炒燥)朱砂24克雄黄9克 白砒9克硼砂9克功能主治去腐生肌。治发背,疗疮,肿毒,烂疮,囊痈,鱼口,结毒,臁疮。用法用量共为末,入罐内泥

  • 冰蛳散

    药方名称冰蛳散处方大田螺5枚(去壳,线穿晒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硇砂0.6克制法螺肉切片,同白砒共碾为细末,加硇砂、冰片再碾,小罐密收。功能主治主瘰疬日久,坚核不消,或服消药不效者,

  • 七枣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枣汤药方名称七枣汤处方茴香(去土.炒)、川乌(炮.去皮.脐)、缩砂(取仁),各八两;厚朴(去粗皮.姜制)一斤,益智(去皮)半斤,干姜(炮)四两,甘草六两。炮制上件

  • 护产汤

    药方名称护产汤处方人参、茯苓、附子(制)、白术(蜜炙)、当归、熟地黄、山茱萸、麦冬(去心)、牛膝。功能主治产后半月后将至满月,少阴感寒邪,而在内之真阳逼越于上焦,上假热而下真寒,少阴证3-4日至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