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蛤粉丸

蛤粉丸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黄柏(炒)1斤,知母1斤,蛤粉1斤。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虚热遗滑。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

《嵩崖尊生》卷九: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南星1两5钱,半夏1两5钱,香附1两5钱,蛤粉1两5钱,瓜蒌仁1两5钱,贝母1两5钱,杏仁(牙皂14个煮,去牙皂)。

制法上为末,以杏仁泥和姜汁蒸饼为丸,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痰火上炎,呕晕咳嗽。

用法用量方中杏仁用量原缺。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一○: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蛤粉(好者,研极细)、黄蜡各等分。

制法上先熔蜡,入蛤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雀目,不拘年月远近,但黄昏不见物者。肝虚。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散剂,名蛤粉散(见《仙拈集》)、蜡肝散(见《经验广集》)。《仙拈集》本方用法:黄蜡熔汁,入蛤粉相和得所,每用刀切下二钱,以猪肝二两,剖开掺药在内,麻绳扎定,水一碗,入铫内煮熟,乘热熏之,至温并肝食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惠》卷八十一: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蛤粉半两。

制法上用车脂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吹奶,不痒不痛,肿硬如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过3服愈。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猜你喜欢

  • 阿艾丸

    药方名称阿艾丸处方白姜(盐、酒或米醋炒)8钱,香附子(童便浸,炒)1两,玄胡索(炒)8钱,真阿胶(炒成珠)1两,艾叶1两(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饼,瓦上炕干,勿令焦,研为细末)。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

  • 桂姜丸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桂姜丸药方名称桂姜丸处方桂1分,乌喙1分,干姜1分,人参2分,细辛2分,茱萸2分,贝母2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卒患胸痹痛,胸痹之病,

  • 排壅汤

    药方名称排壅汤处方乌药6克藿香香附枳壳陈皮(去白)各4.5克槟榔木香各2.1克厚朴3克功能主治治疝瘕,邪气壅滞,刺痛之甚者。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气逆甚,加白芥子、沉香、青皮之类;痛在小腹,加小茴;兼疝

  • 解毒雄黄散

    《圣惠》卷六十八:解毒雄黄散药方名称解毒雄黄散处方雄黄1分(细研),芦根半两(锉),白蔹半两,大麻仁1分(微炒)。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毒箭所伤。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1日4-5服。

  • 肝胃气痛散

    药方名称肝胃气痛散处方海螵蛸4两(漂净),人坎炁20条,上沉香1钱。制法先将坎炁剪碎,用蛤粉炒酥,与海螵蛸共研细末,沉香另研,和匀。功能主治肝胃气痛,呕吐酸水。用法用量每服3分,开水调服。摘录《全国中

  • 翻胃汤

    药方名称翻胃汤处方茯苓2两,厚朴2两,陈皮1两半,白术1两,人参1两,吴茱萸1两。功能主治反胃呕吐,胸膈不快,食即经宿,吐出酸臭。用法用量加姜、枣,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叶氏录验方》

  • 加味养血凉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养血凉血汤处方全当归5钱,赤芍3钱,白芍3钱,干生地5钱,川芎钱半,黄柏5钱,鸡血藤4钱,丝瓜络3钱,橘络2钱,木瓜2钱,川牛膝3钱。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活血化斑。主血虚有热,热伤血络所引起

  • 沉香大腹皮散

    药方名称沉香大腹皮散处方连皮大腹子如克沉香(锉)槟榔(锉)桑白皮(锉,微炒)乌药(锉)荆芥穗陈皮(洗,去瓤,焙干)茴香(炒)白茯苓(去皮)木通(锉)紫苏子(微炒)紫苏叶甘草(炒)各30克 干木瓜75克

  • 解毒利湿汤

    药方名称解毒利湿汤处方银花31g,炒苡仁31g,生黄耆3g,连翘15g,茯苓15g,汉防己12g,猪苓12g,泽泻12g,桂枝9g,甘草3g。功能主治剥脱性皮炎。用法用量水煎,内服。发痒,加蛇床子、僵

  • 附子煮散

    药方名称附子煮散处方附子1枚(重1两者),诃黎勒3-7枚。制法用蛤粉炒,令附子裂,去皮脐尖,诃黎勒去核,为细散。功能主治哕逆不止。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香煮散”。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