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阴散

补阴散

药方名称补阴散

别名滋阴降火汤

处方地黄(酒洗)5分,甘草(炙)5分,干姜(炮)5分,川芎1钱,熟地1钱,白芍药(炒)1钱3分,陈皮7分,当归1钱3分,白术1钱3分,黄柏(蜜水浸,炙)7分,知母(蜜水浸拌,炒)1钱,天门冬(去心皮)1钱。

功能主治劳瘵色欲证;阳强。

用法用量滋阴降火汤(《医便》卷一)。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补阴降火汤”。

若咳嗽盛,加桑白皮马兜铃瓜蒌仁各7钱,五味子10粒;若痰盛,加姜制半夏、贝母、瓜蒌仁各1钱;若潮热盛,加桑白皮沙参地骨皮各7分;若梦遗、精滑,加蛎、龙骨山茱萸各7分;若赤白浊,加白茯苓1钱,黄连3分(炒);若兼衄血、咳血,出于肺也,加桑白皮1钱,黄芩、山栀各5分(炒);若兼嗽血、痰血,出于脾也,加桑白皮、贝母、黄连瓜蒌各7分;若兼呕吐血,出于胃也,加山栀、黄连干姜蒲黄(炒)各1钱,韭汁半盏,姜汁少许;若兼咯唾血,出于肾也,加桔梗玄参侧柏叶(炒)各1钱。

摘录方出《明医杂着》卷一,名见《医便》卷一

猜你喜欢

  • 黑龙丹

    《三因》卷十八:黑龙丹药方名称黑龙丹别名琥珀黑龙丹、黑龙丸、神应黑龙丸处方当归1两,五灵脂1两,川芎1两,高良姜1两,干地黄(生者)1两(上锉细,入一椽头沙盒内,赤石脂泥缝纸筋,盐泥固济,封合,炭火1

  • 养胃丸

    药方名称养胃丸处方丁子香甘草陈皮神曲(炒)麦芽(炒)各60克 大附子(童便制)24克砂仁肉豆蔻(面包煨)白豆蔻各36克制法上药为末,用生姜120克煎汤,如法制为丸。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不思饮食,翻胃呕

  • 柴胡芎归汤

    《万病回春》卷三:柴胡芎归汤药方名称柴胡芎归汤处方柴胡桔梗(去芦)当归川芎芍药人参厚朴(姜汁炒)白术(去芦)干葛茯苓(去皮)陈皮各3克红花甘草各0.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主夜间阴疟。用法用量加生姜

  • 吉祥油

    药方名称吉祥油处方雄黄3钱,明矾1两5钱,花椒2钱,松香1两,猪板油半斤,江青布3尺。制法上药与油,将布卷包,用火夹夹住,麻骨火烧,下以碗承油。功能主治湿毒臁疮,黄水常流,常结痂而淫痒。用法用量搽之。

  • 白鹅

    药方名称白鹅处方鹅1只或数只(以白鹅为佳)。制法先用食物(加小鱼类等)进行佯装喂食(实际并不给它吃),以促使鹅的唾液分泌,然后立即将鹅逮住,倒置(头低尾高),掰开鹅口,其鹅涎即从口中流出,用洁净碗装。

  • 槐角地榆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槐角地榆丸药方名称槐角地榆丸别名地榆丸处方槐角8两,防风4两,黄柏6两,当归4两,大艽4两,枳壳4两,地榆炭4两,山栀4两,熟军4两,黄连2两,生地4两,黄芩4两。制

  • 麻风丸

    药方名称麻风丸处方鲜皂角刺2斤(好醋煮9日,晒干,取净末1斤,),番木鳖(羊油炙,得法如金色者,净末)8两,苦参(取净末)2两,紫背浮萍(晒干,取净末)1斤。制法上再用苦参八两,好酒打糊为丸。功能主治

  • 艾叶粥

    药方名称艾叶粥处方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制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经过后3

  • 增损逍遥散

    药方名称增损逍遥散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陈皮15克,清半夏10克,羌活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以白酒作引。功能主治疏肝和脾,散寒祛风。主

  • 无比薯蓣丸

    药方名称无比薯蓣丸别名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处方薯蓣60克 苁蓉120克五味子180克菟丝子杜仲各90克,牛膝泽泻干地黄山茱萸茯神(一作茯苓)巴戟天赤石脂各30克制法上十二味,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