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见晛丸

见晛丸

卫生宝鉴》卷十八: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12克(炮,去皮、脐)鬼箭羽紫石英各9克泽泻肉桂玄胡索木香各6克槟榔7.5克血竭4.5克(另研)水蛭3克(炒,烟尽)京三棱15克(锉)桃仁30个<浸,去皮、尖,麸炒,研)大黄6克(锉,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制法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为末,入另研二味和匀,用原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坚大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淡醋汤送下,食前,温酒亦得。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制)、干姜茴香(炒)、吴茱萸(盐水炒)、巴戟、肉桂莪术(醋炒)、桃仁(炒)、延胡索(醋炒)。

功能主治寒气客于子门,气不通而月事不下,结硬如石。

摘录《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

卫生宝鉴》(人卫本)卷十八: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4钱(炮,去皮脐),鬼箭羽3钱,紫石英3钱,泽泻2钱,肉桂2钱,玄胡索2钱,木香2钱,槟榔2钱半,血竭1钱半(另研),水蛭1钱(炒烟尽),京三棱5钱(锉),桃仁30个(浸,去皮尖,麸炒,研),大黄2钱(锉,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制法上13味,除血竭桃仁外,同为末,入另研2味和匀,用原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坚大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济生拔萃》本作“见晛丹”。

摘录卫生宝鉴》(人卫本)卷十八

产育宝庆集》卷上: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姜黄、京三棱荜澄茄陈皮(去白)、高良姜人参、蓬莪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细切萝卜慢火煮令烂,研细,将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口干烦渴,心下痞闷,因荣卫大虚,血气未定,食面太早,胃不能消化,面毒结聚于胃脘,上熏胸中所致者。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女科百问》作“青皮”。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猜你喜欢

  • 回生第一仙丹

    药方名称回生第一仙丹处方活土鳖虫(去足,放瓦上小火焙黄研细,用净末)5钱,自然铜(放瓦上木炭火内烧红,入好醋内淬半刻取出,再烧再淬,连制9次,研末)3钱,真乳香(每1两用灯草2钱5分同炒枯,同研细,吹

  • 橘针汤

    药方名称橘针汤处方臭橘针不拘多少。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牙齿疼,久不愈。用法用量每用1合,水1碗,煎5-7沸,热漱牙疼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 解寒汤

    药方名称解寒汤处方人参5钱,白术1两,附子3分,苍术3钱,川芎2钱,柴胡5分。功能主治补二经之虚,兼散其寒邪。主行房之后,阳明与冲脉之气,皆夺其所用,其中空虚,寒邪相犯,邪乘虚而入,舍于二经之间,一时

  •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卷上:大黄附子汤药方名称大黄附子汤处方大黄6克附子9克(炮)细辛3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通便止痛。主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胁下或腰胯偏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紧弦。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50

  • 大黄五味子丸

    药方名称大黄五味子丸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五味子1两,车前子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脏气实,心胸壅闷,咳嗽喘促,大肠气滞。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摘录

  • 龙马自来丹

    药方名称龙马自来丹处方马钱子240克地龙8条(去土,焙干,为末)香油500克制法将香油入锅内熬滚,人马钱子炸之,待马饯子微有响爆之声,取一个用刀切两半,看其内以紫红色为度,研为细末,再入前地龙末,和匀

  • 八仙红玉膏

    药方名称八仙红玉膏别名八仙膏处方龙骨1钱,赤石脂1钱,儿茶1钱,血竭1钱,没药1钱,乳香1钱,轻粉5分或1钱,冰片2分。功能主治诸疮。用法用量八仙膏(《种福堂方》卷三)。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归茸丸

    《医学入门》卷七:归茸丸药方名称归茸丸处方鹿茸(酒蒸)当归(酒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乌梅水煮去核,与前末捣匀,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精血枯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暗,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

  • 圣饼子

    药方名称圣饼子处方黄丹6克 定粉 舶上硫黄密陀僧各9克轻粉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白面12克,滴水和如指尖大,捻作饼子,阴干。功能主治治泻痢赤白,脐腹撮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浆水唐服之。大便

  • 灯花散

    药方名称灯花散处方灯花7枚,辰砂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夜啼。用法用量灯草汤吞下。摘录《片玉心书》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