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观音露

观音露

《仙拈集》卷四:观音露

药方名称观音露

处方甘草1斤,威灵仙1斤。

功能主治大麻风坏烂,并一切风痹疼痛。

用法用量水2担,将药煎5-6滚,倾入大缸内,令病人用小凳坐其中,周围用席围定熏浸,待水温方洗,令浑身汗透淋漓,共洗3日,药味尽止。浴后大避风寒。

摘录《仙拈集》卷四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观音露

药方名称观音露

处方小蛤蟆骨、皮消4两。

制法小蛤蟆骨独装酒瓶内,入皮消,埋阴处49日取出,其药化为水。

功能主治诸般恶毒疮疽。

用法用量方中小蛤蟆骨用量原缺。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引杨季明方:观音露

药方名称观音露

处方蝌蚪70个,滴乳香2钱,净没药2钱(研细末),蟾酥末2分,寸香1分,芒消7钱。

制法上药共装入瓶罐内,以黄蜡封口,理土内7天,其药自化为清水,连瓶收藏。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对口毒疮。

用法用量临用时将笔蘸药水涂患处。

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引杨季明方

猜你喜欢

  • 化肝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化肝煎药方名称化肝煎处方青皮陈皮芍药各6克牡丹皮栀子(炒)泽泻(血见下部者用甘草代之)各4.5克土贝母6~9克功能主治治怒气伤肝,气逆动火,胁痛胀满,烦热动血。用法用量用水220

  • 芦巴丸

    药方名称芦巴丸处方芦巴1斤,川乌(泡,去皮)6两,巴戟6两,川楝18两,茴香20两,吴茱萸10两(汤浸7次,炒)。制法炒磨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气,蟠肠气,奔豚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

  • 备急圆

    药方名称备急圆处方干姜(炮)一两,巴豆(去皮.油.研)、大黄,各二两。炮制上件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所刺,气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水下

  • 硫朱丹

    药方名称硫朱丹处方炼熟硫黄1两,银朱1钱。制法上以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腹胀如鼓,腹脉起甚苍黄,以指弹之,壳壳然坚,按之不陷,四肢瘦削,大便利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饮送下。摘录《鸡

  • 苍术酒

    药方名称苍术酒处方苍术30斤(洗净,打碎,以东流水3石浸20日)。功能主治诸般风湿,疮疡,脚气下重。用法用量去滓,以汁浸曲,如家造酒法。酒熟任饮,不拘时候。注意忌桃、李。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理血膏

    药方名称理血膏处方党参1两,丹参1两,黄耆1两,生地1两,熟地1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1两,赤芍1两,白术1两,天冬1两,麦冬1两,柏子仁1两,枣仁1两,远志1两,五味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

  • 五黄散

    药方名称五黄散别名五黄膏(《袖珍方》卷三)。处方黄柏黄连黄芩黄丹大黄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每用3克,水蜜调成膏,摊在绢花子上。功能主治治目赤。用法用量随目赤贴于同侧太阳穴上。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 半苓平胃散

    药方名称半苓平胃散处方半夏白茯苓熟苍术厚朴广皮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立应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立应膏药方名称立应膏处方生柏叶(焙干)60克糯米(焙干)90克制法上二味,捣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汤火所伤,皮肉已破烂者。用法用量冷水调如糊,涂肿处,频换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 二术二陈汤

    《古今医统》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药方名称二术二陈汤处方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