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方

调中方

药方名称调中方

别名调中汤

处方升麻4分,玄参5分,甘草4分(炙),知母5分,茯苓3分,牡蛎6分,漏芦5分,枳实6分(炙),菝葜4分,黄连6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除风湿,理石毒,止小便,去皮肤疮。主肾虚热渴,小便多。

用法用量调中汤(《普济方》卷一八○)。

注意猪肉海藻菘菜、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方》

猜你喜欢

  • 妇科通经丸

    药方名称妇科通经丸处方巴豆(制)80g干漆(炭)160g香附(醋炒)200g红花225g大黄(醋炒)160g沉香163g木香225g莪术(醋煮)163g三棱(醋炒)163g郁金163g黄芩163g艾叶

  • 天台乌药丸

    药方名称天台乌药丸处方天台乌药(醋炙,或炒)半夏各15克 白姜7.5克 羊屎10枚(羊腹内者)制法上用文武火炒,研末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逆,腹内虚鸣。用法用量每服5~7丸,红酒下。摘录《普

  • 巴戟圆

    药方名称巴戟圆处方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巴戟三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炮制上为末,酒糊为圆。功能主治补肾脏,暖丹田,兴阳道,减小便,填精益髓,驻颜润肌。治元气虚惫,面目黧黑,口

  • 拔毒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拔毒散药方名称拔毒散处方川朴消1两,栀子仁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殃火丹,发于两胁及腋下。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好醋调涂患处,次用山栀膏方。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

  • 瓜蒌根丸

    药方名称瓜蒌根丸处方瓜蒌根(薄切,以人乳汁拌蒸,竹沥拌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水亏火炎而成之三消。用法用量如弹子大,噙化;或如绿豆大,每服100丸,米饮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当归附子汤

    《兰室秘藏》卷中:当归附子汤药方名称当归附子汤处方当归0.6克 炒盐0.9克 蝎梢升麻各1.5克甘草1.8克柴胡2.1克黄柏少许(为引用)附子3克干姜良姜各3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赤白带下,脐

  • 归芍煎

    药方名称归芍煎处方当归、白芍、滑石、槟榔、枳壳、广香、甘草、薤子。功能主治痢疾下后。用法用量赤痢,加红米;白痢,加炮姜。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葱归溻肿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葱归溻肿汤药方名称葱归溻肿汤别名葱归汤(《仙拈集》卷四)。处方当归9克甘草9克独活9克白芷9克 葱头7个功能主治主痈疽疮疡,初肿将溃者。用法用量上药五味,以水600毫升,煎至汤醇

  • 补肝柏子仁散

    药方名称补肝柏子仁散别名桂苓汤处方柏子仁3分,细辛3分,防风3分(去芦头),茯神3分,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搁),犀角屑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桔梗半两(去芦头),独活半两,桂心半两,白术半

  • 和胎调气饮

    药方名称和胎调气饮处方陈皮(去白,炒)2钱,黄芩(酒炒)1钱5分,茯苓(炒)1钱,白术(蜜炙)1钱,枳壳(麸炒)8分,苏梗8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妊娠八月,胎气不安,气逆气喘,不问有无外感。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