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贝母饮

贝母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贝母饮

药方名称贝母饮

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紫菀(去苗)桑白皮桔梗(炒)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45克大黄(蒸)22.5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主肺脏有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贝母饮

药方名称贝母饮

别名贝母汤

处方贝母(去心)1两半,百合1两半,紫菀(去苗)1两,桑根白皮1两,桔梗(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大黄(蒸)7钱半,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脏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用法用量贝母汤(《原书卷一二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外台》卷九引《深师方》:贝母饮

药方名称贝母饮

别名贝母汤

处方贝母2两,石膏(绵裹,碎)2两,桂心2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杏仁30枚(去皮尖双仁者),生姜5两,半夏5两(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咽喉窒塞,短气不得卧。倚壁而息,腰背苦痛,支胁满,不能食,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贝母汤(《千金》卷十七)。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生葱、饧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咽喉窒塞胸满,必是寒郁热邪不得发越,故用麻、杏、甘、石,加姜、半以涤痰涎,桂心以通血脉,贝母以清肺气,虽云辅佐,实缓麻黄石膏之性耳。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猜你喜欢

  • 行军散

    药方名称行军散别名武侯行军散(《感证辑要》卷四)。处方西牛黄当门子 真珠 梅片硼砂各3克 明雄黄(飞净)24克 火消0.9克金箔20页制法上八味,各研极细如扮,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功能主治通

  • 阿伽陀药

    药方名称阿伽陀药处方紫檀5两,小柏5两,茜根5两,郁金5两,胡椒5两。制法上为末,水和,入臼中,更捣一万杵为丸,阴干。功能主治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主诸种病。先吐血,后嗽血。用法用量用时,以水磨而用之

  • 桑丹泻白散

    药方名称桑丹泻白散处方桑叶丹皮 桑皮 地骨牛蒡前胡杏仁土贝甘草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治喉痧。痧回热退,舌化脉和,余邪未尽,时时手足心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 参耆托里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参耆托里散药方名称参耆托里散处方人参、黄耆、当归、川芎、麦冬、芍药、黄柏、知母、柴胡、甘草、金银花。功能主治腋胠胁肋疮疡,热毒壅滞,气血虚弱。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景

  • 安息香煎

    药方名称安息香煎处方安息香、苏合香、檀香、藿香、甘草、胆南星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调作小饼。功能主治小儿物忤逆触。用法用量每用磨化,涂奶上及焚烟。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 胆道排石汤II号

    药方名称胆道排石汤II号处方双花连翘金钱草茵陈郁金各30克木香18克黄芩枳实各12克大黄30克芒消6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主湿热型或脓毒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痛如掣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

  • 完带汤

    药方名称完带汤处方白术(土炒)30克山药(炒)30克人参6克白芍(酒炒)15克车前子(酒炒)9克苍术(制)9克甘草3克陈皮1.5克 黑芥穗1.5克柴胡1.8克功能主治健脾燥湿,疏肝理气。治脾虚肝郁,湿

  • 二合济生汤

    药方名称二合济生汤处方枳壳2钱(麸炒),香附1钱半,粉草7分,川芎3钱,大腹皮(姜汁洗)1钱半,当归3钱,苏叶8分。功能主治临产艰难,虽1-2日不下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待腰腹痛甚,服之即产。摘

  • 止嗽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止嗽散药方名称止嗽散处方半夏45克(汤洗七次)枯白矾120克制法上二味,共研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咳嗽痰多。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备注本

  • 加味宁神丸

    《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一引《医方集略》:加味宁神丸药方名称加味宁神丸处方生干地黄1两半,当归1两,白芍药1两,白茯神1两,麦门冬1两,陈皮1两,贝母(炒)1两,远志(姜制)7钱,川芎7钱,酸枣仁(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