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小豆茯苓汤

赤小豆茯苓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茯苓汤

别名赤苓散、赤小豆

处方赤小豆30枚,茯苓6铢,瓜蒂4铢,雄黄2铢,甘草半两(炙),女萎4铢。

制法上切。以水3升,煮小豆、茯苓,取8合汁,捣后四药为散。

功能主治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久黄疸。

用法用量赤苓散(《千金翼》卷十八)、赤小豆散(《圣惠》卷五十五)。

注意忌大醋、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四引《深师方》

猜你喜欢

  • 草灰散

    药方名称草灰散处方荔枝壳(微燎存性)、草纸(烧灰存性)、多年陈茅草(晒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溃烂。用法用量掺于烂处,即收水结痂。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五

  • 苍玉潜龙汤

    《医醇剩义》卷二:苍玉潜龙汤药方名称苍玉潜龙汤处方生地1.2克龟版18克石膏9克龙齿6克石斛9克 花粉6克 丹皮4.5克羚羊角4.5克沙参12克白芍4.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阳亢,龙雷

  • 解毒拔云散

    药方名称解毒拔云散处方木贼蝉蜕连翘赤芍各1.8克防风(去芦)荆芥各1.5克 生地3克木通车前子各2.4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明目。治小儿痘后余毒攻眼,致生云翳。用法用量若目赤而肿者,加黄

  • 虎肚丸

    药方名称虎肚丸处方虎肚(洗净,炼干)1两,厚朴1两,制甘草1两,广皮1两,苍术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健胃宽胸利膈,增进消化机能。主翻胃噎膈,呕吐吞酸,食欲不振,日渐消瘦,或不服水土

  • 跌打膏

    药方名称跌打膏处方乳香没药各150克血竭90克 香油10千克三七90克冰片90克樟脑90克 东丹5千克制法先将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等药用香油浸,继用慢火煎二小时,改用急火煎药至枯去滓,用纱布过滤,取

  • 沉香烂积丸

    药方名称沉香烂积丸处方沉香1两,制鳖甲3两,牵牛子3两,雷丸1两5钱,莱菔子3两,香薷1两5钱,制大黄3两,使君子1两5钱,神曲4两,苍术1两5钱,楂肉4两,枳实3两,砂仁3两,麦芽3两,蓬莪术3两,

  • 茯苓六合汤

    药方名称茯苓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茯苓5分,泽泻5分。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小便不利。摘录《元戎》

  • 薄荷点汤

    药方名称薄荷点汤处方薄荷叶10两,瓜蒌根1两(生用),荆芥穗(生用)4两,甘草5两1分(生用),砂仁3两(生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壅咽喉不利,痰实烦渴,困倦头昏,或发潮热,及一切风痰疮疥。用法

  • 荆防散

    《医略六书》卷三十:荆防散药方名称荆防散处方荆芥1两半,防风1两半,米仁5两(炒),通草4两,川芎8钱,茯苓3两,陈皮1两半,香附1两半(醋炒),紫苏1两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离褥太早,冒风致湿

  • 右归丸

    药方名称右归丸处方大怀熟地250克山药120克(炒)山茱萸90克(微炒)枸杞120克(微炒)鹿角胶120克(炒珠)菟丝子120克(制)杜仲120克(姜汤炒)当归90克(便溏勿用)肉桂60克(可渐加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