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芍药丸

赤芍药丸

普济方》卷三○九: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芍药1两(用赤的),好乳香半钱,接骨木半两,川当归1两,川芎1两,自然铜1两。

制法上为末,用黄蜡4两溶,入前药末,搅令匀,候温软,众手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打伤筋骨,或内剉,或伤损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法中接骨方用川乌草乌各1两,为末,用姜汁调作卷子,贴损处,又将绵缚定。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圣惠》卷八十四: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3分,桂心1分,柴胡半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可思饮食,食即不消。

用法用量2岁以上服3丸,粥饮化下;4-7岁服7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鸡峰》卷十五: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艾叶半两,附子半两,干姜半两,陈皮1两,当归1两,川芎3分,甘草3分,吴茱萸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虚腹胁(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或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别名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半两,赤茯苓半两,柴胡半两(去苗),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丁奚,虽食不生肌肉,腹大,食不消化。小儿寒热久不解,仍不能食饮,苦食不消,哺露坚痞腹大,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芍药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五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芒消1两,槟榔1两,大麻仁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小便难,脐腹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水送下,晚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四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细辛1两,桂心1两,木香1两,干姜1两(炮裂,锉),槟榔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疝,心腹(疒丂)刺疼痛,胁下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十三: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白术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锉),人参3分(去芦头),肉豆蔻半两(去瓤),雄雀粪半两(微炒),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痛胀满,脐下有积聚,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五十五: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朱砂半两(细研),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入朱砂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尸鬼疰,中恶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半,大黄1两半(锉,炒),吴茱萸1两半(汤洗,焙,炒),干姜1两半(炮),厚朴1两半(去粗皮,生姜汁炙,锉),细辛1两半(去苗叶),牡丹(去心)1两半,芎?2两,当归(炒,切)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涂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调,或多或少,脐下块结,痛如锥刺,不治即成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久冷劳可服至40丸,空心酒送下。觉暖即减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惠》卷八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柴胡半两(去苗),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赤茯苓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木香1分,槟榔半两,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饱,心胸妨闷,胁下或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半,苦参3两,黄芩1两(去黑心),山栀仁1两,车前子1两(微炒),瞿麦穗1两,冬葵子(炒令香)1两半,大黄(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脏劳热,久积毒气,小肠气癃结,少腹急,小便淋沥,白浊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2两,熟干地黄2两(焙),紫苏子(微炒)2两,贝母1两半(去心),桑寄生1两半,人参1两半,鳖甲1两半(去裙襕,醋炙),当归1两半(切,焙),芎?1两半,苦参1两,诃梨勒1两(煨,去核),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室女禀受怯弱,月水不调,或来或止,身体疼痛,时有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1分,桂(去粗皮)1两,瞿麦(取穗)3分,大黄(锉,炒)1两半,槟榔2两(锉),当归2两(切,炒),羌活(去芦头)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风气壅结,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猜你喜欢

  • 高枕无忧散

    药方名称高枕无忧散处方人参15克 软石膏9克陈皮半夏(姜汁浸,炒)白茯苓枳实竹茹麦门冬龙眼肉甘草各4.5克酸枣仁(炒)3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养心化痰。治心气不足,痰涎内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用法用量

  • 羊肉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羊肉汤药方名称羊肉汤处方羊肉(一斤半.去脂膜.煮取汁)、生姜(二两)。当归(切焙)、芍药、黄芩、川芎、甘草(炙)、防风(去叉),各一两。炮制上除羊肉外,剉如麻豆大。功

  • 贝齿膏

    药方名称贝齿膏别名贝齿汤处方贝齿4个(烧作末),葵子1升,石膏5两(研),滑石3两(研)。功能主治妇人结气成淋,小便引痛,上至小腹,或时溺血,或如豆汁,或如胶饴,每发欲死,食不生肌,面目萎黄。用法用量

  • 大青龙加黄芩汤

    药方名称大青龙加黄芩汤处方麻黄2两,桂枝6钱2字半,甘草6钱2字半,杏仁40个,生姜1两,大枣12枚,石膏2鸡子大,黄芩6钱2字半。功能主治太阳无汗,恶风烦躁。寒疫头痛,身热无汗,恶风烦躁者。用法用量

  • 桂荔汤

    药方名称桂荔汤处方白术2两,肉桂2钱,山药1两,小茴香2钱,荔枝核3个(敲碎)。功能主治温肾中之寒,消睾丸之湿。主寒湿疝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金蝉丸

    药方名称金蝉丸处方白术(炒)16两,黄芩16两,山楂16两,莪术(炙)16两,陈皮16两,莱菔子(炒)16两,干蟾(烧)16两,银柴胡8两,使君子8两,麦芽8两,神曲(炒)8两,槟榔8两,茯苓8两,三

  • 还少丹

    《洪氏集验方》卷一:还少丹药方名称还少丹别名还少丸(《杨氏家藏方》卷九)、滋阴大补丸(《医学正传》卷三)。处方干山药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各45克山茱萸白茯苓(去皮)五味子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石菖

  • 疳眼兼药

    药方名称疳眼兼药处方合欢木、车前子各等分(存性,霜)。功能主治疳眼雀目,用午王丸不愈者。用法用量先取小鳗鲡鱼不满尺者烧之,鱼汁将出,取霜药粉于鱼上。饵之。摘录《名家方选》

  • 大黄泻肝散

    药方名称大黄泻肝散处方郁李仁2钱半,荆芥2钱半,甘草5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乌风内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 分清散

    药方名称分清散别名分清饮处方益智仁、萆薢、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分清饮(《明医指掌》卷七)。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