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还魂汤

还魂汤

《鸡峰》卷二十: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荜茇、麦糵、黄橘皮人参桔梗柴胡、草豆蔻木香、良姜、半夏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不顺,吐逆不定,不思饮食,面黑眼黄,日渐瘦恶,传为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二十

《金匮》卷下: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别名追魂汤

处方麻黄3两(去节),杏仁(去皮尖)70个,甘草1两(炙)。

功能主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

用法用量追魂汤(《三因》卷七)。

摘录《金匮》卷下

《千金》卷二十五: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别名还魂散、追魂汤

处方麻黄3两,桂心2两,甘草1两,杏仁70粒。

功能主治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咬口,口噤不开。

用法用量还魂散(《圣惠》卷五十六)、追魂汤(《普济方》卷二三七引范氏方)。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技入肝以招其魂;麻黄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络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缓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

摘录《千金》卷二十五

《医统》卷三十九: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肉桂干姜(炮)、赤芍药、甘草、黑豆(炒,去壳)、紫苏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逆卒厥,并产后血厥昏晕,目闭口噤。

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煎服。或为细末,每服2钱,酒调灌下。

摘录《医统》卷三十九

《治疹全书》卷上: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5钱,杏仁(去皮尖,研)7-8粒,甘草(炙)5钱,独活1两,陈皮1两,厚朴1两,前胡1两,苏叶8分,枳壳1两。

功能主治初得痘疹,病起即便手足厥冷,不省人事,痰喘气急,身体无汗。

用法用量上药大人作3帖,中人作6帖,小人作9帖。水煎,去滓温服。取汗。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猜你喜欢

  • 百合鸡子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鸡子汤药方名称百合鸡子汤别名鸡子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处方百合7枚(擘)鸡子黄1枚功能主治滋阴养胃,降逆除烦。治百合病,误吐之后,虚烦不安者。用法用量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

  • 妇科补益丸

    药方名称妇科补益丸别名人参玉液金丹处方人参2两,生地1两2钱,制香附2两6钱,山楂肉8钱4分,黄耆1两3钱,淡黄芩1两5钱,沉香1两6钱,橘红1两6钱,益母草6钱4分,甘草3两2钱,白芍1两6钱,川羌

  • 加减六味地黄丸

    《疬科全书》:加减六味地黄丸药方名称加减六味地黄丸处方茯苓1两5钱,熟地4两,泽泻8钱,炙甘草5钱,枸杞1两5钱(盐水炒),萸肉1两5钱,青皮5钱(盐水炒),半夏8钱,粉丹皮8钱,煅龙骨1两,煅牡蛎1

  • 骨鲠千捶膏

    药方名称骨鲠千捶膏处方寒食面4两(来年者妙),大乌梅49个,陈米醋量药用。制法先以乌梅净肉置器中醋浸,次取仁去皮研烂,焙干为细末,和梅肉与仁同浸1宿令透,却入寒食面一处为丸,如橄榄状,待半干,横穿一窍

  • 扫红煎

    药方名称扫红煎处方防风荆芥白芷各6克甘菊花黄连各4.5克红花当归各6克芒消6克白矾1.5克功能主治治眼目红肿,糜烂疼痛。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患处。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 槐榆煎

    药方名称槐榆煎处方槐花3钱,地榆3钱,金银花4钱,茵陈蒿4钱,土茯苓5钱,甘草1钱5分,浙贝母3钱,白芷3钱,桔梗3钱。功能主治清肠,润便,止血。主初、中期内痔出血,大便较难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龙脑青金散

    药方名称龙脑青金散处方青黛1钱,硼砂1钱,柏末5分,枯矾5分,雄黄5分,飞丹1分,冰片1分,铜绿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鹅口疳,走马疳,锁口疳。用法用量井花水调,敷口中。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 列节浸酒

    药方名称列节浸酒处方列节2两,防风1两(去芦头),茵芋1两,黄耆2两,羌活2两,桂心2两,海桐皮2两,虎胫骨2两(涂酥,炙微黄),牛膝2两(去苗),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生干地黄1两,芎穷1两,当

  • 荆防解毒汤

    《症因脉治》卷四:荆防解毒汤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处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枳壳、桔梗、木通、甘草、淡竹叶。功能主治湿热痢初起,恶寒头痛,身热,表未解,脉浮数者。用法用量如有太阳症,加羌活;阳明症,加葛

  • 调元粉

    药方名称调元粉处方潞参、山药、莲米、芡实、胡桃、枣肉、黑芝麻、花生、花椒。功能主治大养脾胃,益寿延年。主脾胃虚弱。用法用量加糯米炒黄磨粉,白糖调服。长服不断。摘录《医学集成》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