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进退黄连汤

进退黄连汤

药方名称进退黄连汤

处方黄连(姜汁炒)1钱5分,干姜(炮)1钱5分,人参(人乳拌蒸)1钱5分,桂枝1钱,半夏(姜制)1钱5分,大枣2枚。

功能主治握运中枢透达。主关格。

用法用量进法用本方7味,俱不制,水2茶盏,煎1半,温服;退法不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5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但空朝服崔氏八味丸3钱,半饥服煎剂耳。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黄连汤,仲景治胃有邪,胸有热,腹有寒。喻嘉言旁通其旨,加进退之法,以治关格,独超千古,藉其冲和王道之方,从中调治,使胃气自为敷布以渐通于上下。如格则吐逆,则进桂枝和卫通阳,俾阴气由中渐透于上,药以生用而升;如关则不得小便,则退桂枝、减黄连,俾阳气由中渐透于下,药以熟用而降;如关而且格者,阴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卫气先通则加意通卫,营气先通则加意通营,不以才通而变法,斯得治关格之旨矣。

2.《成方便读》:喻氏治关格证,上则呕吐不纳,下则二便不通,用此方或进或退,犹握枢而运,使之透达于上下。盖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如《伤寒论》之胸中有热、胃中有寒之意。故其治格之盛着,当进而从阳,本方俱不用制,水煎温服。如关之盛者,即退而从阴,方中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其意以人参大枣,坐镇中枢,半夏能和胃而通阴阳,于是饮入胃中,听胃气之敷布,或协黄连以除其上热,或偕姜、桂以温其下寒。然此法止可治有邪之关格,若由噎膈反胃,阴枯液涸而成关格者,又非此方可治也。

摘录《法律》卷五

猜你喜欢

  • 川楝猬皮丸

    药方名称川楝猬皮丸处方猬皮(煅存性)雷丸3克(皂角洗,烧灰存性)川楝白皮黑芝麻(炒黑)槐角子(煅存性)各1.5克 男发(皂角水浸,煅存性)2.1克乳香6克牛角腮(童便浸七次,煅存性)30克麝香0。6克

  • 妇女痛经丸

    药方名称妇女痛经丸处方延胡索93.75kg,蒲黄炭93.75kg,五灵脂93.75kg,丹参93.75kg。制法丹参煮提两次,时间为2.5小时、1.5小时;五灵脂31.25kg,沸腾后立即关气,保持(

  • 川芎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汤药方名称川芎汤处方当归(去芦.洗.焙)、川芎,各等分。炮制上粗散。功能主治治产后去血过多,运闷不省,及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拨牙齿去血多,不止,

  • 胆草散

    药方名称胆草散处方胆草、甘草、蒺藜、白芷、防风、黄连、虫退、木贼、栀子。功能主治痘疹,羞明障翳。摘录《种痘新书》卷九

  • 正骨紫金丹

    药方名称正骨紫金丹别名正骨紫金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处方丁香木香瓜儿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各30克当归头 莲肉 白茯苓白芍各60克 丹皮15克甘草9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行气活

  • 款气丸

    《活法机要》:款气丸药方名称款气丸处方郁李仁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木香杏仁(去皮、尖)马兜铃(炒)人参广茂当归泽泻茯苓苦葶苈(炒)各15克防己37.5克 牵牛(取头、末)4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生

  • 大补经汤

    药方名称大补经汤处方当归(酒洗)6分,白芍6分,香附6分,川芎5分,熟地黄5分,白术(去芦)4分,白茯苓4分,黄耆4分,陈皮4分,玄胡索4分,人参3分,砂仁3分,阿胶(炒)3分,沉香(另研)3分,小茴

  • 宽快汤

    《仁斋直指》卷十五:宽快汤药方名称宽快汤处方香附(杵净)60克 天台乌药(去心)枳壳(制)各45克 缩砂仁15克 苏子(炒)15克 青木香9克甘草(炙)2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治气不下降

  • 归地滋血汤

    药方名称归地滋血汤处方秦归4钱,熟地3钱,鹿角霜3钱,香附3钱,泡参4钱,白术3钱,桑寄生4钱,枸杞3钱,萸肉3钱。功能主治滋阴补血。主月经后期属单纯血虚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 还元复气丹

    药方名称还元复气丹处方升麻、紫草、麻黄、糯米、红花子。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疹不出,或痘不出,或将出被风寒所阻。用法用量每服随人大小用葱白汤送下。取微汗甚效。摘录《治疹全书》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