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进食丸

进食丸

《卫生总微》卷十: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木香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当归(去须,洗,焙)半两,代赭石(火煅、醋淬不计遍数,以易碎为度,别研)半两,朱砂(研,飞)半两,巴豆霜1分。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饱,乳食不消,壮热腹痛胀满,吐(口见)无度。

用法用量1岁儿1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王氏手集》: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丁香1钱,肉豆蔻2个,木香半钱,巴豆9个(去皮,生用),五灵脂7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安和脾胃,消化积滞,止呕哕吐利,除心腹胀满,利胸膈,散满痞。常服消水谷,进乳食。主

用法用量每岁1-2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王氏手集》

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卫生家宝》: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豆蔻仁1钱,厚朴5钱(去粗皮),丁香1钱,木香1钱,荜澄茄1钱,良姜5钱(微炒),五味子1钱,生姜3两(去皮,切作小块子)。

制法上药五味子以前药味碾为粗末,入切生姜再同拌碾,或杵成膏,取出,入密器内罨一宿,次日取出焙干,碾为细末,煮粟稠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久虚,饮食减少,肠滑或痢,肢体乏力,精神疲劣。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早、晚食前煎生姜橘皮汤,或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卫生家宝》

儒门事亲》卷十二:进食丸

药方名称进食丸

处方牵牛1两,巴豆3粒(去油心膜)。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酒食所伤,以致心腹满闷,时呕酸水。胸膈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随所伤物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芫花散

    药方名称芫花散处方芫花22.5克(醋拌,炒令干)狼牙22.5克雷丸22.5克桃仁22.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用)白芜荑22.5克功能主治治蛲虫。用法用量上药捣细罗为散,隔宿勿食,早晨以粥饮调下

  • 穿肠丸

    药方名称穿肠丸处方猪胆汁1枚。功能主治大便7-8日不通,服诸药未效。用法用量以蜜2两,煮令可丸,入腻粉1钱匕,捏如中指长,纳下部。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 白薇十味丸

    药方名称白薇十味丸处方白薇3两,知母4两,地骨皮3两,干地黄6两,麦门冬5两(去心),甘草4两(炙),蜀漆3两,萎蕤3两,橘皮2两,人参3两。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天行后不了了,体

  • 加减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加减竹叶石膏汤处方青竹叶30张桑叶皮各4.5克金银花9克 鲜苇茎(去节)30克 熟石膏9克 光杏仁9克连翘壳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 象贝母9克冬瓜子12克功能主治治痧麻之后,有

  • 清毒饮

    药方名称清毒饮处方贯众9克葛根6克甘草4.5克 白僵蚕3克功能主治治大头瘟。用法用量加黑豆10粒,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一

  • 地骨皮饮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地骨皮饮药方名称地骨皮饮处方柴胡(去芦)地骨皮各90克知母甘草(炙)鳖甲(醋炙黄)黄芩人参各7.5克 赤茯苓15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小儿骨蒸,潮热往来,心膈烦悸,及热病

  • 碧雪丹

    药方名称碧雪丹处方白萝卜苗(无苗时用鲜萝卜1斤代之)4两,荸荠苗(无苗时用鲜荸荠1斤代之)5两,鲜土牛膝根5两(干者用7两,又名天名精),鲜银花叶4两(干者用6两)上用囊盛之,入长流水浸1宿,取起,带

  • 消丹饮

    药方名称消丹饮处方元参30克升麻3克麦冬9克桔梗3克 丹皮6克 牛子6克甘草2.1克 淡竹叶10片功能主治清心凉肝。治心肝火盛,发为丹毒,色赤而干,发热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 加味芎归饮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芎归饮药方名称加味芎归饮处方川芎2钱,当归5钱,人参1钱,吴茱萸5分,阿胶2钱,蕲艾8分,甘草(炙)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胞阻。孕妇胞中之血受寒致少腹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 黄雪

    药方名称黄雪处方川朴消5斤,川大黄2两,黄芩3两,山栀2两,犀角屑1两,紫石英2两(细研),甘草3两(生用),竹茹3两,麝香半两(细研),朱砂1两(细研),羚羊角屑3两,郁金2两。制法除朴消、紫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