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连翘饮

连翘饮

类证活人书》卷二十: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别名连翘散(《斑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处方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治小儿风热感冒;诸疮肿毒,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二十

《种痘新书》卷九: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牛子、柴胡前胡当归白芍防风荆芥木通车前、炒芩、炒连、虫退、滑石甘草

功能主治解余毒。主痘后余毒攻作,将发痈疽,潮热,痘浆清,痂薄,热而烦渴,舌有黄苔,遍身俱热,有1-2处尤热甚,精神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热退痛止,药方可止。

弱者,加人参黄耆;大便秘者,加酒大黄;头目大痛,余毒上攻,目疾将作,去木通车前滑石,加升麻桔梗川芎薄荷白芷、蒙花、菊花;目红,去当归,加胆草、红花、生地。

摘录《种痘新书》卷九

《活人书》卷二十: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别名连翘散、防风散、上清连翘

处方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疮疡等一切热证;疮痘入目生困。

用法用量连翘散(《癍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摘录《活人书》卷二十

《得效》卷十九: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赤芍药、当归荆芥防风牛蒡子(炒)、川芎栀子黄芩瞿麦木通、生干地黄、瓜根、麦门冬、粉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诸恶疮红赤,痛痒不定,心烦口干;及妇人血风,红斑圆点,开烂成疮,痒痛流黄水汁。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灯心20茎,水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得效》卷十九

《喉证指南》卷四: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2钱,葛根2钱,牛蒡子2钱,玄参2钱,黄芩2钱,桔梗2钱,赤芍1钱,栀仁1钱,淡竹叶1钱,甘草1钱,木通1钱,升麻6分。

功能主治肺胃邪热,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证指南》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茎叶(新者)1两,生地黄2两,苍耳茎叶(新者)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1两,鸡苏茎叶(新者)1两。

制法上锉碎,以水少许,都捣令烂,生绢绞取汁。

功能主治因饵乳石发,心肺中热,鼻中衄血。

用法用量每服3合,不拘时候。未止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2两,防风(去叉)2两,玄参2两,白芍药2两,荠苨2两,黄芩(去黑心)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半,前胡(去芦头)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桔梗(锉,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锉)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排脓。主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1两,山栀子仁1两,黄耆(锉,炒)1两,防风(去叉)1两,升麻1两,羚羊角(镑)1两,漏芦(去芦头)1两,甘草(炙,锉)1两,大黄(锉,炒)1两,枸杞根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拌令匀。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疮肿,或已溃,或未溃。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异授眼科》: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甘草黄芩栀子薄荷大黄(酒炒)、朴消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金克肝木,风邪在肺,金旺而木衰,致目有白膜遮睛者。

用法用量滚水送下。或蜜丸亦可。

摘录异授眼科

《万氏家抄方》卷六: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鼠粘子、连翘当归芦根木通石膏瞿麦车前子、蝉蜕、桅子、柴胡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痘第五日,实热、胃热发斑。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1片,煎5分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幼科直言》卷五: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生地黄陈皮白芍(炒)、甘草当归、花粉、黄芩柴胡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表症解,里症作,身有微汗而作渴,鼻干目红,耳窍不通,兼手足心热。

用法用量竹叶3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幼科直言》卷五: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贝母(去心)、牛蒡子、陈皮、桑皮、桔梗甘草梢。

功能主治疮毒入内作肿,或兼微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玉案》卷六: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黄芩8分,黄连8分,黄柏8分,山栀仁8分,大黄8分,石膏8分,蝉蜕8分,牛蒡子8分,红花8分,升麻3分。

功能主治热毒蓄内,痘不肯出齐。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服。

舌上无苔,去大黄

摘录《玉案》卷六

医学入门》卷八: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1分,瞿麦1分,滑石1分,车前子1分,牛蒡子1分,赤芍1分,山栀仁半分,木通半分,蝉退半分,当归半分,防风半分,黄芩1分半,荆芥1分半,柴胡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小儿表里诸热;小儿痘疹14日时。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风热、痰热、变蒸热、肝热、大肠热、瘾疹热,加麦门冬;丹热、实热、血热、三焦热、小肠热,加大黄、灯心;麻痘热、温气热、已出未出症热,加紫苏当归;余毒热、胎热、肺热、伤寒后、疮疹后余毒发热,加薄荷;项上生核作热、痈疖毒热,加大黄朴消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种痘新书》卷九: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牛子、防风荆芥、炒芩、炒栀、虫退、赤芍当归柴胡木通车前滑石甘草

功能主治退热解毒。主痘后余毒,疽疖始发,红肿潮热。

用法用量弱者,加人参黄耆

摘录《种痘新书》卷九

白喉全生集》: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连翘3钱,桔梗3钱,牛蒡3钱,僵蚕(姜汁炒)2钱,银花2钱,黄芩1钱,人中黄1钱,粉葛1钱5分,赤芍1钱5分,薄荷8分,皂刺3针。

功能主治白喉热证尚轻,热邪尚在表者,初起白见于外关,或薄或小,淡红微肿,略痛,声音响亮,牙关连翘饮食稍碍,口干头闷目胀,舌苔与小便微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白喉全生集

《麻症集成》卷三:连翘饮

药方名称连翘饮

处方酒炒川连、酒炒川柏、连翘石膏、黑栀、甘草、力子于、防风荆芥、酒芍、当归

功能主治麻疹后发牙疳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金沸草散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金沸草散药方名称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前胡、甘草(炙),各一钱。麻黄(去节)、芍药,各一钱半。荆芥穗、半夏,各二钱。功能主治治肺经受风,头目昏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及时

  • 和气地黄汤

    药方名称和气地黄汤处方木香1钱,拣桂(去皮)1钱,茯苓(去皮)1钱,白芥子1钱(炒香),白术1分,干山药1分,川芎1分,当归1分(焙),桂花半钱,缩砂仁半钱,甘草半两(炙)。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

  • 藿香平胃散

    药方名称藿香平胃散处方藿香1钱,厚朴(姜制)1钱,苍术1钱5分,陈皮1钱,甘草(炙)3分,砂仁5分(研),神曲5分(炒)。制法上细切,作1服。功能主治内伤饮食,填塞太阴,呕吐不已。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

  • 枳壳栀子汤

    药方名称枳壳栀子汤处方枳亮1个,肥栀子3个,豉1两。功能主治伤寒劳复,发热者。用法用量清浆水2盏半,空煮退8分,纳2药,煎取9分,下豉煎,去滓服。覆令汗出。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 加味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加味橘皮竹茹汤处方赤茯苓橘皮枇杷叶麦门冬竹茹半夏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卷三:青蒿鳖甲汤药方名称青蒿鳖甲汤处方青蒿6克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知母6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养阴透热。治温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法用量

  • 黄连芍药方

    药方名称黄连芍药方处方黄连2钱半,芍药2钱半,黄芩2钱半,当归2钱半,槟榔2钱半,大黄2钱半,枳壳2钱半,川芎2钱半,栀子2钱半,连翘2钱半,甘草5分。功能主治脏腑燥结,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

  • 黄鳝小米粥

    药方名称黄鳝小米粥处方黄鳝1条 小米50~100克 细盐少许制法先将黄鳝去内脏,洗净细切,后加盐与小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益气补虚。适用于气虚所致的子宫脱垂。用法用量空腹食。摘录《民间方》

  • 疳积丸

    药方名称疳积丸处方白芜荑2钱半,陈皮2钱半,缩砂2钱半,神曲(炒)2钱半,麦糱2钱半,使君子2钱半,甘草1钱半,蟾1个(炙黄),陈米1勺(同巴豆7粒浸1宿,炒黄,只用米)。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绿豆大

  • 祛瘀消肿膏

    药方名称祛瘀消肿膏处方血竭9克儿茶6克乳香没药各9克延胡索12克赤小豆30克 川椒6克麝香1.5克地龙30克冰片1.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青紫肿痛。用法用量以上各味,共研细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