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衣祛暑丸

金衣祛暑丸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金衣祛暑丸

药方名称金衣祛暑丸

处方藿香4两,香薷4两,苏梗叶4两,白术1两(土炒),苍术2两(炒),厚朴2两5钱(姜炒),桔梗1两,扁豆2两5钱(炒),陈皮2两5钱,茯苓4两,白芷1两,大腹皮1两,羌活1两5钱,半夏1两(姜炒),木瓜1两5钱,猪苓3两,泽泻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5分,朱砂、大赤金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清心镇惊,祛暑。主

各家论述治暑之方以清热利湿为要,本方取平胃、五苓、香薷三方化裁,亦本此旨。以朱砂、赤金为衣者,一以清心,一以镇惊,为暑热所设。此药既可单用,也可在夏月配合汤剂服用。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金衣祛暑丸

药方名称金衣祛暑丸

处方藿香160两,木瓜56两3钱,苏叶160两,檀香24两3钱,茯苓243两2钱,丁香24两3钱,香薷64两,甘草115两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5分,朱砂为衣,金衣二十四开裹。

功能主治祛暑散寒,止泻止吐。主中暑外感,憎寒发热,头痛身倦,腹胀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2丸,1日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忌食生冷食物。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金衣祛暑丸

药方名称金衣祛暑丸

处方藿香1两,云苓1两5钱,丁香1钱5分,甘草7钱,木瓜2钱5分,苏叶2钱5分,薏仁5钱,朱砂5钱,香薷5钱,檀香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朱砂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解热发汗,健胃利尿,镇吐制泻。主暑天贪凉,饮食冰冷,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烦闷,精神困倦,急性肠胃炎,呕吐下利,腹痛。

用法用量大人1次服1-2丸,1日2-3次,小儿减半,开水或姜汤送下。

注意中暑,面赤心烦,卒然昏倒,心脏衰弱,大汗淋漓之病症最忌服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

猜你喜欢

  • 九仙顶

    药方名称九仙顶处方川木鳖1斤(水浸一日,用陈酒四吊,煎百沸,脱去皮毛,用真麻油1斤,放入锅内,同煎至黄色,勿令焦枯,取起放瓦上,草灰拌干晒燥,为细末,分作9包,包好候用。9包药汁,配上9包木鳖,将9味

  • 熟干地黄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熟干地黄散药方名称熟干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鸡内金(微炒)黄耆(锉)白茯苓牡蛎粉人参(去芦头)牛膝(去苗)各30克麦门冬(去心)桑螵蛸(微炒)枸杞子各22克龙骨45克制法上药为散。

  • 麻黄夺命汤

    药方名称麻黄夺命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杏仁(去皮尖)6钱,前胡8钱,荆芥穗6钱,穿山甲(炙黄,研末)6钱。功能主治闷疹,皮里隐。用法用量大人作2帖,中人作3帖,小人作4帖。水煎,温服。取汗。摘录《治

  • 加减葱白香豉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加减葱白香豉汤药方名称加减葱白香豉汤处方葱白半握(连须)香豉9克 葳蕤6克白薇青木香桔梗各3克甘草薄荷各0.9克功能主治养阴解表。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咳嗽,咽喉肿痛者。用法用量水

  • 经带面

    药方名称经带面处方羊肉1脚子(炒焦肉乞马),蘑菇半斤(洗净,切)。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用清汁下胡椒两,盐醋调服。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经红散

    药方名称经红散处方荔枝壳(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食。用法用量3岁每服半钱,米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 柴前梅连散

    药方名称柴前梅连散处方胡黄连柴胡前胡乌梅各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久而不痊。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韭根白1.5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茯苓酥

    药方名称茯苓酥处方茯苓(取山之阳茯苓,其味甘美,山之阴茯苓,其味苦恶,拣得之,勿去皮,刀薄切,晒干,蒸令气溜,以汤淋之,其色赤味苦,淋之不已,候汁味甜便止,晒干捣筛)3斗。制法取好酒大斗1石,蜜1斗,

  • 加味消黄散

    药方名称加味消黄散别名禁药处方牙消2钱,蒲黄5分,冰片1分5厘,僵蚕1分(制),牙皂1分2厘(制),白芷1分。功能主治一切喉症。用法用量痰甚,加蜒蚰梅。摘录《囊秘喉书》卷上

  • 小儿止嗽金丹

    药方名称小儿止嗽金丹处方元参(去芦)麦冬杏仁(去皮,炒)各120克 炒苏子60克 焦槟榔90克胆星120克知母苏叶各60克桔梗竹茹粉 生桑皮 川贝 花粉 生蒌仁甘草各9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炼蜜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