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铃子散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 玄胡索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

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去皮、核,取肉30克,用巴豆7枚,去壳,同炒令黄色,去巴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寒注下焦,少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盐酒调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万氏女科》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功能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袖珍》卷二引《圣惠》: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别名金铃散

处方金铃子1两,玄胡各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主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女经行腹痛,其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或作或止,久不愈者。二维病。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注意孕妇胃痛忌用,其他如胆结石及肝脉病,胃溃疡穿孔等均非本方适应症。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2.《谦斋医学讲稿》:本方主治肝气肝火郁滞,胁痛,少腹胀痛。方仅两药,用量相等,而以金铃子为名,说明以疏肝气、泄肝火为主。金铃子只能走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温活血,亦能行气止痛。

3.《方剂学》:本方所治诸痛,乃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二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

临床应用胃痛: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无论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岁,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间就诊,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瘀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100个(汤温浸过,去皮;用巴豆200个捶微破,麸3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麸、巴豆不用)。

制法去核,为末。

功能主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七疝,寒注下焦,小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闭。

用法用量每服3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制法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注意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吹鼻麝香散

    药方名称吹鼻麝香散别名麝香散处方藜芦(和州老)1茎。制法上为散,入麝香麻子许,研匀。功能主治头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麝香散(《普济方》卷四十四)。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 大黑虎膏

    药方名称大黑虎膏处方白芷1两,大黄1两,黄连1两,白及1两,白蔹1两,黄芩1两,木鳖子1两,黄柏1两,羌活1两,独活1两,金毛狗脊1两,杏仁1两,当归1两,芍药1两,川芎1两,肉苁蓉1两,生地1两,前

  • 金氏七宝丹

    药方名称金氏七宝丹处方蛇含石6两,代赭石6两(上以银罐盛贮,炭火内烧红,陈米醋淬,其细者自沉醋底,粗者捞起再煅再淬,以完为度,研极细末),大南星4两(姜汁煮透),白附子5钱,麝香1钱5分,朱砂5钱(为

  • 菟丝地黄汤

    药方名称菟丝地黄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30克巴戟天15克功能主治益肾壮阳。治房劳伤肾,阳痿早泄,骨软筋麻,饮食减少,身体畏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护膜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护膜散药方名称护膜散处方白蜡白及各等分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化毒散结,生肌护膜。治痈疽生于胁肋、腰腹空软之处,不论将溃已溃,有透膜之变者。用法用量轻剂3克,中剂6克,大剂9克,黄

  • 加味育阴润燥饮

    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处方鲜生地60克,旱莲草24克,板蓝根24克,黄甘菊9克,川贝9克,大青叶9克,枸杞12克,石斛12克,琥珀末6克。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

  • 桃仁当归汤

    药方名称桃仁当归汤处方桃仁当归丹皮郁金泽兰叶 楂肉红花山栀 赤曲赤芍药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血滞腹痛,饮水作呃,遇夜更痛,痛于一处,定而不移,脉芤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黄芩知母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芩知母汤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 萎蕤23克黄柏(去粗皮,炙)1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止。用法用量一至三岁儿

  • 龟背丸

    《永类钤方7》卷二十一:龟背丸药方名称龟背丸别名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处方大黄0.9克(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制枳壳等分制法上药为末

  • 五圣散

    药方名称五圣散处方大黄(量病加减)生姜甘草各15克瓜蒌2个(去皮)皂角针30克功能主治治诸般恶疮。用法用量上叹咀,作一服,好酒250毫升,如疽疗大疮,全作一服,其余减半可也。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