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湿补气汤

除湿补气汤

兰室秘藏》卷下:除湿补气汤

药方名称除湿补气汤

别名清神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清阳补气汤(《医学纲目》卷十二)。

处方升麻18克苍术12克 酒黄柏柴胡黄耆各9克 酒知母藁本甘草当归各6克五味子陈皮各4.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益气升阳。主湿热内蕴,脾气不足,两腿麻木,沉重无力,多汗喜笑,口中涎下,身重如山,语声不出,寸脉洪大。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起空腹时服,待少时再进早饭。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医学纲目》卷十二:除湿补气汤

药方名称除湿补气汤

处方黄耆24克甘草梢18克五味子120粒升麻当归柴胡泽泻各6克红花7.5克陈皮3克青皮12克

制法上药哎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益气除湿。主左腿麻木沉重。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二

《蒿崖尊生》卷十二:除湿补气汤

药方名称除湿补气汤

处方黄耆3钱,黄柏6分,陈皮1钱半,泽泻1钱,升麻1钱,白芍2钱半,生甘草2钱,生芩4钱,炙草半分,五味子50个。

功能主治暑天热伤元气,手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稍热服。

摘录《蒿崖尊生》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银杏散

    药方名称银杏散处方杏仁(去皮、尖,研)水银(铅制)雄黄各3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共和一处。每用1.5克,以大枣肉1枚捣烂和丸,丝绵包裹,留1绵条,捻线在外。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治妇人湿热下注,阴

  • 甘芎散

    药方名称甘芎散处方甘草(炙)、白芍药、白术(焙)、川芎、阿胶(糯米炒,却去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安胎,清膈,进食。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同煎7分,通口服,不拘时候

  • 白石脂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白石脂散药方名称白石脂散处方白石脂(烧令赤)1分,乱发(烧灰)1分,甘草(炙令赤)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肠僻下脓血。用法用量每服1字至半钱匕,米饮调下,早晨,午后各1次

  • 藿香脾饮

    药方名称藿香脾饮别名藿香扶脾饮处方厚朴1钱,炙草1钱,半夏1钱,藿叶1钱,陈皮2钱,木香5分,麦芽5分。功能主治腹胀渐至面,足肿及身。黄疸。用法用量藿香扶脾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本方方名,原书

  • 白锭子

    药方名称白锭子处方白降丹(即白灵药)4钱,银黝2钱,寒水石2钱,人中白2钱。制法上为细末,以白及面打糊为锭,大小由人,不可入口。功能主治消毒。主初起诸毒,痈疽,疔肿,流注,痰包,恶毒,耳痔,耳挺。用法

  • 大荜澄茄丸

    药方名称大荜澄茄丸处方荜澄茄1两,青皮(去白)2两5钱,广荗(煨)2两5钱,陈皮(去白)2两5钱,川丁皮2两5钱,半夏(洗7次)2两5钱,厚朴(去粗皮,姜制)2两5钱,赤茯苓(去皮)4两,麦芽(炒)3

  • 八物麦门冬饮

    药方名称八物麦门冬饮别名麦门冬散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甘草(炙)1分,人参1分,紫菀2两,升麻2两,贝母1分半。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天行壮热,咳嗽心烦。用法用量麦门冬散(《伤寒活人指掌》卷

  • 料物丸

    药方名称料物丸处方荜茇半两,红豆(去壳)半两,台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半两,白姜(炮,洗)半两,良姜(微炒)半两,胡椒半两,茴香(淘去沙,炒)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切片更炒)1两。制法上为细末,

  • 固阳丹

    《鸡峰普济方》卷十二:固阳丹药方名称固阳丹处方肉豆蔻缩砂 诃黎勒当归厚朴白术各15克干姜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脏腑不调,或冷热相杂,下痢赤白。用法用量空

  • 地黄煎丸

    《中藏经》卷下:地黄煎丸药方名称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 白蜜120毫升生姜汁600毫升柴胡120克(去芦,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