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仁汤

麻仁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麻仁汤

药方名称麻仁汤

处方麻子仁2合半(炒),升麻3两,豉2两,射干1分半,大黄(锉,炒)1分半,甘草(炙,锉)1分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大肠结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破),煎至8分,去滓,下芒消末半钱匕,更煎1-2沸,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麻仁汤

药方名称麻仁汤

处方大麻仁5两,枸杞叶5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少气,骨节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取半盏,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麻仁汤

药方名称麻仁汤

处方麻子仁5合(炒熟,研如膏),大豆1升(炒熟),桑根白皮(锉细,炒)3两。

制法上将麻仁与桑白皮拌匀。

功能主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浮肿,渐成水候。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盏半,先煎大豆3合,熟,去豆下2味5钱匕,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腹、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麻仁汤

药方名称麻仁汤

处方麻子仁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栀子仁半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大便5-日6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下朴消末半钱匕,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麻仁汤

药方名称麻仁汤

处方大麻仁(微炒)1升,赤小豆1升。

功能主治脚气冲心,上气,大小便涩,小腹急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7升,煎取2升半,去滓,分3次温服,隔两日更1剂。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猜你喜欢

  • 草果茵陈汤

    药方名称草果茵陈汤处方草果1钱,茵陈3钱,茯苓皮3钱,厚朴2钱,广皮1钱5分,猪苓2钱,大腹皮2钱,泽泻1钱5分。功能主治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各家论述湿滞

  • 谷疸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谷疸丸药方名称谷疸丸处方苦参90克(锉)龙胆30克(去芦头)牛胆1枚(干者)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中佛郁不安而发黄。用法用量每次

  • 回苏散

    药方名称回苏散处方犀角粉1g,羚羊角粉1g,麝香0.3g,牛黄0.3g,冰片0.3g,龙涎香0.3g,珍珠粉0.3g,琥珀3g,朱砂3g,薄荷冰0.15g。制法先将冰片、薄荷冰研成水样,再将其它粉剂和

  • 连朴饮

    《霍乱论》卷下:连朴饮药方名称连朴饮处方制厚朴6克 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3克 香豉(炒)焦山栀各9克芦根60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治湿热蕴伏,霍乱吐利,胸脘痞闷,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

  • 清肝导滞汤

    药方名称清肝导滞汤处方萹蓄12克瞿麦9克滑石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肝利湿。治肝经湿热,玉茎肿痛,小便涩痛。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便秘者,加大黄6克。摘录《外科

  • 肚蒜丸

    药方名称肚蒜丸处方獖猪肚1枚,大蒜。制法将肚净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以肚子满为度,煮之,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烂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水泻。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以盐汤

  • 虎骨木瓜酒

    《中药成方配本》:虎骨木瓜酒药方名称虎骨木瓜酒处方虎骨胶1两,木瓜4两,红花2两,官桂5钱,独活2两,当归4两,川芎1两,淮牛膝4两,川断1两,天麻1两,玉竹2斤,杞子1两,制乳香5钱,制没药5钱,桑

  • 跌打散

    《温氏经验良方》:跌打散药方名称跌打散处方多年老石灰1斤(韭菜汁浸透,晾干),血竭4两,松香6两(熬溶,浸于凉水内1昼夜,去火毒),乳香2两(去油),没药2两(去油)。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好。功能主

  • 清热甘露饮

    药方名称清热甘露饮处方生地黄麦冬(去心)石斛知母(生)枇杷叶(蜜炙)石膏(煅)甘草(生)茵陈蒿黄芩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治小儿疳渴。形体干瘦,面黄发枯,不时大渴引饮,心神烦热。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摘

  • 鬼针散

    药方名称鬼针散处方鬼针草苗、鼠粘草根。功能主治割甲侵肉不愈。用法用量捣鬼针草苗汁及鼠粘草根,和腊月猪服敷之。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