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滓韫服。有微汗,避风。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别名薏苡麻黄汤、杏仁薏苡汤、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仁汤、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麻杏薏苡甘草汤、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

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1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主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性荨麻疹,症见日晡所加剧者。

用法用量薏苡麻黄汤(《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杏仁薏苡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薏苡仁汤(《全生指迷方》卷二)、麻黄杏仁薏苡仁汤(《普济方》卷一一八)、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保命歌括》)、麻杏薏苡甘草汤(《证治宝鉴》卷十二)、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医钞类编》卷三)、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释义》)。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古方新用》:方中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之力;甘草补中,给薏苡以胜湿之权。

临床应用1.多发性疣:唐某某,男,战士。双手背、前臂有百数个赘生物,诊为多发性疣。曾用维生素B12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改用上方,服9剂后,赘生物开始剥落而愈。

2.风湿性感冒:李某,男,36岁,工人,1975年因汗出风吹,以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今发热已十余日不解,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痛重。伴有咽痛而红肿,咳嗽痰白而粘稠,无汗,自用辛凉解表药,更增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遂议为风湿性感冒病,因风湿郁闭,湿阻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各症,劝其试服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各10g,薏苡仁30g,甘草7g,更加秦艽10g,波蔻7g,仅服一剂,果然热退身安;咽已不痛,咳嗽亦舒,劝其更服二剂,以巩固疗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灵霜丸

    药方名称灵霜丸处方砒霜半两,绿豆半两,川大黄1两,麝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瘅疟时发,大渴,寒热不定。用法用量夜露1宿。发日平旦以冷水送下1丸,临发前再服1丸。

  • 鹅黄散

    《外科正宗》卷三:鹅黄散药方名称鹅黄散处方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用法用量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摘录《外科正宗》

  • 藁本乌蛇汤

    药方名称藁本乌蛇汤处方藁本、乌蛇、防风、羌活、白芍药、川芎、细辛。功能主治眼内风痒。用法用量上浸酒;煎服亦可。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当归六黄汤合消瘰丸加减

    药方名称当归六黄汤合消瘰丸加减处方当归9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黄连6克,黄芩9克,黄柏6克,黄芪15克,浙贝母9克,生牡蛎30克,酸枣仁15克,浮小麦30克。功能主治滋阴泻火,益气散结。主阴虚火

  • 地榆膏

    药方名称地榆膏处方地榆1斤。功能主治涩血。主赤白带下骨立者。用法用量用水3升,煎至1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空心服3合,1日2次。各家论述《简明中医妇科学》:地榆凉血涩血,血自归经,安有赤白注溢之患哉。摘

  • 大金牙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大金牙散药方名称大金牙散处方金牙3分,曾青(研,飞)3分,雄黄(研)3分,大黄(锉,炒)3分,丹砂(研,飞)3分,牛黄(研)3分,凝水石(煅,研)3分,野葛皮3分,龙骨3分,朴消

  • 败毒散加黄芩汤

    药方名称败毒散加黄芩汤别名败毒散、败毒加黄芩汤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黄芩、桔梗、枳壳、人参、茯苓、甘草。功能主治瘟病壮热,不恶风寒而渴。疟疾。用法用量败毒散(《医林绳墨大全》卷一)、败毒加

  • 淡竹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淡竹茹汤药方名称淡竹茹汤处方生淡竹茹9克麦门冬12克甘草3克小麦12克生姜9克大枣14个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竹茹、

  • 蓖麻子丸

    方出《直指》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四:蓖麻子丸药方名称蓖麻子丸别名萆麻子丸处方蓖麻子2个(1个去油用),远志(去心)2钱,乳香2钱,磁石(火烧,醋淬7次,研细,水飞)2钱,皂角(煨,取肉)半铤

  • 扁豆粥

    《食鉴本草》:扁豆粥药方名称扁豆粥处方白扁豆15克人参5~10克粳米50克制法先煮扁豆,将熟,入米煮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渗汁对入调匀即可。功能主治益精补肺,健脾止泄。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