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人参汤

黄耆人参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黄耆人参汤

药方名称黄耆人参汤

处方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生地5钱,熟地5钱,麦冬2钱(去心),五味1钱半,天冬3钱(去心),黄柏1钱半(盐水炒),炙草1钱半。

功能主治气虚阴火发厥,脉软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元气虚衰,不能收摄阴火,而神明失其主宰,故昏昧无知,卒仆发厥焉。人参扶元气以摄火,黄耆补中气以退热,生地滋阴壮水,熟地滋肾补阴,麦冬清心润肺,天冬润肺益阴,五味子收耗亡之气,炙甘草缓上炎之火,黄柏以清相火之上逆也。使阴火下潜,则元阴完复,而神志清灵,虚热无不退矣。此补气摄火之剂,为气虚火厥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脾胃论》卷中:黄耆人参汤

药方名称黄耆人参汤

处方黄耆1钱(如自汗过多,更加1钱),升麻6分,人参5分(去芦),橘皮5分(不去白),麦门冬5分(去心),苍术5分(无汗更加5分),白术5分,黄柏3分(酒洗),炒曲3分,当归身2分(酒洗),炙甘草2分,五味子9个。

功能主治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主脾胃虚弱,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目荒)(目荒)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围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痈疽脓血大泄,败臭痛甚者,及溃后虚而发热或作痛,少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或空心稍热服。

如心下痞闷,加黄连2分或3分;如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5分;如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2分或3分;如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2分或3分,川芎3分;如头痛,目不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川芎各3分,藁本、生地黄各2分,细辛1分;如气短,精神如梦寐之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9个;如大便涩滞,隔1-2日不见者,致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麻子仁泥各5分,桃仁3枚(汤泡去皮尖,另研),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少加大黄(煨)5分;如不利者,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人必显风证,单血药不可复加之,止常服黄耆人参汤药,只用羌活防风各5钱,二味(口父)咀,以水4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1服便止;如胸中气滞,加青皮(皮薄清香可爱者)1分或2分,并去白橘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元气,不当泻之;如气滞太甚,或补药太过,或病人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缩砂仁各2分或3分,白豆蔻2分,与正药同煎;如腹痛、不恶寒者,加白芍药5分,黄芩2分,却减五味子

注意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摘录脾胃论》卷中

伤寒总病论》卷六:黄耆人参汤

药方名称黄耆人参汤

处方黄耆半两,人参半两,半夏半两,陈橘皮半两,麦门冬半两,当归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安胎。主妊娠伤寒,服汗下诸药,热已退,觉气虚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3片,煎7分,去滓,下阿胶末1小匕。温与之,每日3-4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证治汇补》卷七:黄耆人参汤

药方名称黄耆人参汤

处方黄耆人参白术陈皮甘草当归麦冬、五味、生地、黄柏、熟地、天冬

功能主治煎厥。

摘录证治汇补》卷七

猜你喜欢

  • 加减肾沥汤

    药方名称加减肾沥汤处方肾1具(猪羊并可用),远志2两(去心),麦门冬1升(去心),人参1两,大枣40枚,芎藭2两,五味子2两,当归2两,泽泻2两,桂心4两,干姜2两,干地黄3两,黄连2两,桑螵蛸30枚

  • 香砂六君子丸

    药方名称香砂六君子丸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

  • 朝元散

    药方名称朝元散处方白芷、陈皮、厚朴、枳壳、桔梗、川芎、白芍、当归、茯苓、苍术、半夏、干姜、官桂、香附、吴茱萸、小茴香、甘草。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赤白带下,腹脐冷痛,子宫虚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

  • 单行小豆散

    药方名称单行小豆散处方小豆3-7枚。制法烧作屑。功能主治产后烦闷,不能食,虚满。用法用量以冷水和,顿服。摘录《千金翼》卷六

  • 定喘丹

    药方名称定喘丹别名定喘瑞应丹处方杏仁(去皮尖,炒,别研)1两,马兜铃1两,蝉蜕(洗去土并足翅,炒)1两,煅砒2钱(别研)。制法上为末,蒸枣肉为丸,如葵子大。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久患咳嗽,肺气喘促,倚息不

  • 葫葈叶汤

    药方名称葫葈叶汤处方葫葈叶1把(切)。功能主治服石散发成黄,发热毒,胸中热气烦闷;及通身发黄,终日用水不得息者。用法用量上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2次服。1剂便愈。通身发黄,终日用水不得息者,浓煮大茎

  • 敦复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敦复汤药方名称敦复汤处方野台参12克 乌附子9克 生山药15克补骨脂(炒,捣)12克 核桃仁9克 萸肉(去净核)12克茯苓4.5克 生鸡内金(捣细)4.5克功能主治温补肾阳。主

  • 荆芷治崩汤

    药方名称荆芷治崩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身4钱,干姜2分(炙黑),荆芥穗6分(炒黑),炙草4分,白芷5分。功能主治产后血崩,其色鲜红。用法用量加大枣,煎服。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 冰霜散

    药方名称冰霜散处方寒水石(生)牡蛎(烧)朴消青黛各30克轻粉3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烧烫伤,创面破溃疼痛。用法用量新水或油调搽。摘录《活法机要》

  • 经验健脾丸

    药方名称经验健脾丸处方党参(去芦)40两,青皮(炒)40两,白术(炒)80两,山楂40两,茯苓80两,石斛40两,橘皮40两,香附(炙)40两,山药80两,神曲(炒)40两,半夏曲(炒)40两,甘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