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是第一个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的革命者,他“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那么关于孙中山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孙中山的历史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孙中山向农民道歉的故事
童年孙中山要做洪秀全
帝象孙中山
孙中山破除陋习的故事
“孙中山”名字的故事
● 历史故事大全(一):孙中山向农民道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听说国民党扶助农工,工农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特别是广大农民,纷纷组织农会,与地主展开斗争。他们把孙中山当成大救星。
这年9月,孙中山率领革命军队驻扎韶关,准备征讨军阀,大本营就设立在铁路旁边。附近农民们听说孙中山先生来到韶关,就想去看望他,向他倾诉痛苦。当时,孙中山正忙于部署军事,没想到会有农民来看望他,自然没有传令卫队容许群众来见。
一天,两位农民代表沿着铁路跑得满头大汗,来找孙中山。当他们越过警戒线时,荷枪实弹的卫兵大喝一声:“站住!干什么的?”他们回答:“我们要见孙文。”卫兵一听他们直呼大元帅的名讳,十分恼火,就把他们赶走了。两位农民代表热情而来,败兴而归。他们不甘心,商量一下,找人给孙中山先生写了一封信,质问孙中山为什么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外一回事,既然扶助农工,为什么都不愿意接见他们。信上有人名,有地址,孙中山看过后,不但没生气,反而高兴地说:“农民敢于写信质问我,说明他们已经觉醒了,觉悟提高了,这是大好事。”他立刻命令卫队集合,进行训话。孙中山说:“我们唯一的任务是革命,现在快要北伐打仗了。打起仗来,除了靠军队以外,更重要的是靠工人、农民。没有工人,我们用的枪炮子弹从哪里来?没有农民,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穿的衣服鞋袜从哪里来?因此我们一定要接近工人、农民。最近有两位农民越过警戒线来找我,不管他们满身泥巴,蓬头赤脚,你们大家一定要采取欢迎的态度,客客气气地让他们来见我,不许拦阻。”同时,孙中山还请副官处给两位农民回一封信,约那两位农民来大本营谈话。
两位农民收到信,如约来到大本营。孙中山亲自接见了他们,并诚恳地向两位农民代表道歉,并且认真地听取了两位农民代表的倾诉。孙中山对广大农民的痛苦生活表示同情,还告诉他们,打倒封建势力,打倒军阀,农民们、工人们都会有好日子过。此事一经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工人、农民。从此以后,经常有工人、农民向孙中山先生反映问题,每次反映问题的人都满意而归。孙中山根据工人、农民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推动着工农运动一日千丈,迅猛发展。
返回目录>>>
● 历史故事大全(二):童年孙中山要做洪秀全
在珠江口外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广东香山县翠亨村。槟榔山不高而秀,兰溪河不宽而清。1866年11月12日夜,在村边一栋简陋的农舍里,一个男孩降生了。他就是日后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民主革命伟人孙中山。这时,父母给他起的名字是帝象。小帝象降生的家庭是一个贫寒的农家,从祖父孙敬贤起就靠租种他人田地为生,父亲孙达成早年在澳门做工,回乡后依旧是佃农。后来,孙中山的长兄孙眉在檀香山经商致富,家境才好转起来。
像所有穷孩子一样,孙中山自懂事起就开始分担家务劳动,砍柴、割草、下田,最有意思的是跟大孩子去讨小海,不仅可以捡到退潮剩下的小鱼小蟹,还可以收获许多好看的贝壳。孙中山从小干活就特别麻利,常常是别人还没怎么样呢,他就已经干完了。自己做完了,他就帮助别的小伙伴做,特别喜欢帮助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尽管脚上没有鞋穿,肚里只有白薯,但是童年的孙中山还是有许多开心的时光。他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下河摸鱼,上岸嬉戏。男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玩“打仗”,每当这个时候,孙中山都是当然的首领。在翠亨村有一位太平军老兵,大人们不大敢接近他,可是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像洪秀全金田起义,石达开打得曾国藩投水,李秀成大破洋枪队,孩子们听得欢天喜地,抓耳挠腮,而听得最入神的当数小中山。那位前太平军老人也十分喜欢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说小帝象长得像洪秀全,希望他长大以后也当“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们都叫孙中山“洪秀全”。从此以后,翠亨村的孩子玩 “打仗”游戏,就不只是官兵捉强盗,还有太平军打清兵。而孙中山自然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时间长了,大人们也知道了小帝象这个“绰号”。晚上孩子稍微回来晚了点,大人就会嗔怪道:“是不是又跟‘洪秀全’玩打仗去了?”
广东由于“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和三合会等反清帮会的长期活动,民间对于清朝统治一直不满,大家对反清的活动和言论都持默许的态度。这种生活气氛使孙中山从小就萌发了反清意识,而清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又强化了他的这种意识。两广和福建一带,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人很多。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用他们以生命和辛劳换来的财富滋养了家乡,也滋养了祖国。可是,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尽起码的义务保护华侨,反而将他们看作“弃民”,百般歧视、搜刮和迫害。在海外挣了一点钱,叶落归根的华侨,往往会受到无端的欺凌。童年的孙中山曾亲眼看见过同村的一位归侨商人,青天白日之下,店铺就被盗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对此却不闻不问。看着悲痛欲绝的归侨商人,小帝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说这一事件只是说明了清政府的无能,那么,小帝象亲眼目睹的另一件事情则明白无误地暴露了清政府的凶残、无道和贪婪。翠亨村有李氏三兄弟,漂洋过海千辛万苦在美国的旧金山淘金挣了一点钱,回家乡置了产业,还建了一座小花园,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去玩,那里曾是孙中山和小伙伴们的一处乐园。可是,突然有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闯进村来,不由分说地抓走了李氏兄弟,抄了他们的家,封了小花园。孙中山为此感到不平,上前大声质问。领头的官吏竟然二话不说,拔刀便刺。幸亏孙中山闪得快,才躲了过去。原来,李氏兄弟的产业勾起了当地官员的贪心,他们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李氏兄弟投入监狱,霸占了他们的产业。后来,李氏三兄弟一人被处死,二人不知所终。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童年孙中山幼小的心灵。从此,他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洪秀全要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统治了。
返回目录>>>
● 历史故事大全(三):帝象孙中山
120多年前,即19世纪的60年代中期,中华民族在封建统治者的黑暗统治下,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清王朝的抬枪刀矛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洋枪大炮,联合残杀着我国同胞。一场轰轰烈烈,坚持了10余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被绞杀了。
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美丽贫困的翠亨村里,全村70多户人家,绝大多数都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穷苦生活。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 月初六日)的子夜,绵延不断、终年葱绿的五桂山还未苏醒,和天一色的大海还在沉睡,而翠亨村村头已出现了一个光点。这个光点越晃越亮,原来是53岁的农民孙达成在村头巡更。孙达成手提一盏旧灯笼、敲着竹梆,行走在初冬的寒风之中。
“哇哇哇……”透出灯光的小茅屋内传出了婴儿降世的啼哭。新生命的声音划破了漆黑的星空,又传到了巡更人的耳中。孙达成惊喜地忘了敲梆,急急匆匆地跑向茅屋。
这位刚诞生的婴儿,就是40年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倾覆清王朝统治,在东方古国建立起第一个共和国的大总统孙中山。
清晨的薄雾刚刚消失,温和的阳光射进了茅屋。坐在床沿的孙达成长叹一声:“天啊!我孙达成已穷得叮当响了,又添一张嘴,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确实,孙达成一家是够苦的了。他上有80的老母;中有缠着小脚,不能下地劳动的妻子和两位孤寡的弟媳;下有几个未成年的儿女,最大的儿子阿眉也才12岁。全家仅_他佃耕村边的几亩地,另兼做鞋匠和更夫挣钱度日。终日辛勤劳动,但是所得甚少,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贫苦。
忠厚慈祥的妻子杨氏,面对忧虑的丈夫,怀抱着婴儿笑着说:“你看这娃生得一副福相,就象他 出世前我梦到的北帝菩萨一样。这娃日后会有出息的。你快给他起个名字吧。”
孙达成看看刚临世的小儿子答道:“我苦得不识字,又能起个什么好名字呢!”
杨氏很有主见地说:“托北帝菩萨的福,就叫“帝象”,好吗?”
孙达成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也好!”
三岁的女儿妙茜,从妈妈脚下爬坐起来,揉着睡眼叫道:“饿……,我要吃白薯!”但一看见妈妈怀里抱着的小弟弟,却又一声不响的微笑起来。
“阿茜”,杨氏喊道,“快来看看阿弟,他叫帝象。”
妙茜欣奇地望着小阿弟自语道:“阿弟,帝象!”
返回目录>>>
● 历史故事大全(四):孙中山破除陋习
孙中山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姐姐一点也不怕吃苦,挑柴、做饭、插秧, 样样活都干。孙中山的姐姐空闲的时候就和孙中山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