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首次接触历史,感觉到很多的不适应,其实掌握一些的方法就会比较的容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1.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发现地点:云南元谋(位于长江流域)
3.历史地位: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约70—20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位于黄河流域)
3、面貌特征: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4、用火情况:使用天然火
5、生活情况:过着群居生活 6、使用的石器:打制石器
三、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工具。
火的使用,提高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1.距今时间:约6000多年 2、遗址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位于黄河流域)
3.房屋结构:半地穴式房屋 4.主要农作物: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之一)
5.饲养的家畜:猪、狗等 6.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使用的陶器:彩陶) 8.生活情况:过着氏族生活 9.使用的石器:磨制石器
二、河姆渡聚落:1.距今时间:约7000年 2.遗址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位于长江流域)
3.房屋结构:干栏式房屋 4.主要农作物: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之一)
5.饲养的家畜:猪、狗、水牛等 6.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使用的陶器:黑陶 8.生活情况:过着氏族生活 9.使用的石器:磨制石器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生活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2、炎帝的贡献:相传发明了医药和原始农业;发明了陶器;开辟了集市。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的贡献: 相传黄帝造出了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和指南车;他的下属官员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黄帝和炎帝曾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
战败并归服了黄帝,二部落走向联合,后来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二、尧舜“禅让”:1.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
2.禅让的情况:尧年老时,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时,又推举禹为继承人。
三、大禹治水:1.方法: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方法
2.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3.成功的原因:正确的方法、敬业的精神、依靠人民。
4.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也是站在文明
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夏商西周的更迭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灭亡时间 |
亡国之君 |
都城 |
|
夏 |
前2070年 |
禹 |
前1600年 |
桀 |
阳城 |
商 |
公元前1600年 |
汤 |
公元前1046年 |
纣王 |
亳或殷 |
西周 |
公元前1046年 |
周武王 |
公元前771年 |
周幽王 |
镐京 |
二、1.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是在约公元前21世纪。
2.将天下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的人是: 禹。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它的建立者是禹。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它的建立者是嬴政。
4.禹死后,继承王位的是启,从此王位世袭制, 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
5.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是在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所以后代又将商朝称为殷。
6.商朝发明炮烙之刑,并将自己的叔叔比干挖心处死的有名暴君是纣王。
7.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史称牧野之战。
8.公元前771年,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灭亡西周的是犬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建立。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内容(1)周王对诸侯“授民授疆土”。(2)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室。诸侯还要定期朝觐、纳贡、服役和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的进攻等。
3.主要分封对象:同姓宗室 4.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5.作用: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二、1.夏商西周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2.西周时的统治阶级包括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士。被统治阶级包括平民和奴隶。
3.夏商西周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4.夏商西周时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奴隶,他们主要来源于战俘和罪徒。5.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春秋战国时期(即东周时期)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二、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和秦穆公。
1.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1)能够首先称霸的原因:第一、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第二、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
2.晋文公称霸: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一场战役是晋楚城濮之战。有关的一个成语是退避三舍。
3.楚庄王称霸:楚庄王时,大举北上,问鼎中原。后来,楚国在邲打败晋国,楚庄王一跃成为霸主。
5.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宋襄公。6.集中力量向西部戎狄地区发展,称霸西部的是秦穆公
7.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他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与他有关的一个成语是卧薪尝胆。
三、战国七雄
1.战国初年,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4.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主要生产工具 |
耕作方式 |
史书描述 |
|
西周 |
木石农具 |
集体耕作,千耦其耘 |
公作则迟 |
春秋战国 |
铁农具(锸、锄、耙、铁犁铧) |
牛耕、个体农耕 |
分地则速 |
2. 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春秋时期,出现牛耕,战国时期,牛耕得到推广。
3.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意义
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②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
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
1.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三、秦国商鞅变法:1.原因:秦孝公初期,秦国还比较落后。 时间:前356年 2.目的:为了富国强兵。3.主要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②奖励生产;奖励军功。③承认土地私有,④推行县制,⑤统一度量衡
4.作用:经过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变了社会性质,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第9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概念: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
1.主要发现地:河南安阳小屯村
2.意义①对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③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4.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或金文。
文字演化的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二、青铜器:1、商朝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青铜铸造业。
2.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代表:司母戊鼎 地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1.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第一个办私学的人。
2.主要思想:“仁”和“礼”两部分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和“以礼治国”
3.教育贡献:①创办私学。②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④教育格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等 4.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书是:《论语》
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②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③私学的兴盛
2.战国诸子百家
学派 |
代表人物 |
代表作 |
主要思想 |
治国主张 |
墨家 |
墨子 |
《墨子》 |
兼爱,非攻 |
无 |
儒家 |
孟子 |
《孟子》 |
仁政,民贵君轻 |
以“礼”治国 |
道家 |
庄子 |
《庄子》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无为而治 |
法家 |
韩非 |
《韩非子》 |
“法治”;中央集权 |
以“法”治国 |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地理位置:岷江流域 修建时期:战国时期 2、修建国家:秦国 修建者:李冰父子
3、主体工程:①分水鱼嘴:分水工程。②飞沙堰:泄洪排沙工。程③宝瓶口:灌溉工程
4、用途:用于防洪和灌溉的水利工程
5、意义: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神奇的编钟:1、概念: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2、代表: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3、意义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2.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3.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5.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