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这次记作业为您整理了《半生缘》读后感【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这是一句调侃。按《半生缘》的描述,曼桢和世均的故事应该是从1931年左右开始的,一直到1946年左右才收尾。这十四年的历史里有很多事件,可真正被张爱玲提及的只有抗战——在沦陷后的上海,曼桢匆匆地看见了世均来去的影。
从另一个侧面这可以说明,抗战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回到故事本身,这样的一个情节匆匆闪过或许意味着: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故事也是这么演绎的。常看见有人评论:最喜欢看前半部分曼桢和世均慢慢好起来的情节,而对于后半部分的疏离则跳过为好。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似乎故事里面的情节正在现实里栩栩如生地上演着:到了一定年纪的男女都被长辈催着结婚;同样的,许许多多的人并没能坚持自己的爱与理想,而与现实选择了妥协。有时候,我们只是以为一小步的妥协,却是往现实迈进了一大步。
这并不是说向现实妥协真的就是什么坏事。只是到头来才真心发现了曼桢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这么一般的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往往是国人最大的信仰。这倒可以再一次联系起抗战的话题:战争的硝烟从中国蔓延向世界,而上海和重庆依然能够车水马龙、歌舞升平。
所以,我觉得后半部分的情节更有回味的价值。曼璐也不是坏人,至少她还是曼桢的姐姐,最终还能体谅这血缘里面的情感;世均也非无情,只是在现实压下来的时候无力抗拒;至于曼桢本人,倒更是太多的感慨。她本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女子,却在滚滚红尘中被风吹得飘荡,最后只留下一句“回不去了”的感慨。与之类似的还有叔惠。现实里的时间匆匆流过,没有公主王子一般的童话。
应该说,目前为止,在我读过的中国小说中,没有一本能像这本小说给予我如此的震撼。自以为可以与时事隔离的人们,以为自己可以在自己有限的世界中寻求完满,却不知道现实与世界无声无息地压过来,到头来,空留下一句感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捧起张爱玲的《半生缘》,总有淡淡的感伤,也总想起那句“有些人错过了便是一辈子”。那个封建得荒谬的时代,把人禁锢得身不由己,爱情更显得苍白无力,幸福仿佛就近在咫尺,却又只能无奈地看着它渐渐远去。
(一)于千万人中我遇见了你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因缘际会地相识了,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世钧为曼桢清新脱俗的气质所深深吸引,为她坚强挑起家庭的重担而感动而心疼。言语之间,他们情投意合;眉宇之间,他们已渐渐认定彼此。就这么任爱情之火愈烧愈烈,未来虽然还需努力,但却可以嗅到满满幸福的甜蜜芬芳。世钧因家庭辗转于上海与南京,曼桢的牵挂也从未停止过,她相信他会带给她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所以曼桢写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年轻时什么都是美好的,什么都有个盼头,所以他们相信天长地久,徜徉于对未来的憧憬里,却不知道残酷的命运正一步步逼近,也不知道缘分也有半份的。
(二)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曼桢徘徊于生死边缘,残喘于姐姐姐夫的迫害之下,世钧是她唯一生的希望。想到哪一天会再见到他,可以毫不保留向他倾诉她所受的苦,这时的她早已泪流成河。当她重获自由,却不知外面已换了一个世界,日思夜想的世钧也已为人夫。她像命运的玩具一样,在宿命面前只得低头认输,把眼泪留给夜深人静的自己。最终却为了孩子,抱着“自杀”的心情,嫁给祝鸿才,行尸走肉地活着。
苦闷的生活她用沉默来应对,唯有想到世钧,想到年少轻狂的爱情,她才会痴痴地一笑。虽然这份来不及开花的爱情不明不白地逝去了,但她最温柔的心底永远装着世钧。因为“那样的恋爱大概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回吧?也许一辈子有一回也就够了”。
(三)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十八年后,他们像老朋友一样再次相遇,声音却颤抖得说不出话来。看着岁月在彼此脸上留下的痕迹,心里有说不出的怅然,心碎和难过也不过如此。十八年,人这一辈子有几个十八年呢,岁月悠悠,爱情被世俗蹂躏得遍体鳞伤,转眼之间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剩下的只是一把辛酸泪。即使相遇的场景在梦中已演绎了千遍万遍,纵然有满腹的千言万语,曼桢只能故作平静地说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而世钧也只能默默的说“我只要你幸福”。十几年恍如隔世,有再多的眷恋这时也成了不合时宜。爱情从来只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才能开花结果,命运给他们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让人啼笑皆非的玩笑,可是他们都是无能为力的,只能用回忆祭奠死去的爱情。
隔着悠悠岁月,想想这半生缘,一半用来回忆,一半用来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而我也惘然了,因为爱情的列车一去不复返……
少年时,看过关于《半生缘》的影片,犹记得女主倚在男主的怀中哭得惨痛,“世钧,我们回不去了。”那年的自己还是个处事不惊的懵懂女孩,只会为不圆满的结局惋惜一番。如今,再次品读原著,张爱玲笔下的那些人儿,却越发的鲜明,每一个字似乎都在以最大的尺度彰显着那个动乱的年代中现实的再也无法现实的人生。
故事的开头无疑是美好的。因为有一天发现你所爱的人正好也爱着你,那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一对似乎早已注定的璧人从相识到相恋,从一只红色的手套到一枚红宝石戒指。他们经历着爱情本该拥有的桥段,浓情蜜意,小吵小闹,难分难舍。文中曾有这样一句:“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的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他是知道的,以为他曾经是属于她的。”正因着这份美好,才会让她在遭受了姐姐的背叛,姐夫的欺凌后,在暗无天日的绝境中支撑下来。于我,我是喜欢曼桢的这份坚强以及对爱情的坚贞不移的。人总是喜欢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令人欣喜的结尾,可惜世事无常,当初爱得那么深,那么真,一方还是在无尽的猜疑隔阂中做出退让,放弃了属于他们的爱情。选择了一个不爱的人结婚生子。从那个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换做一个甘于平庸的市井小民。
如果,只是说如果,当初,世钧能够再那么多一点相信他的曼桢,能够不顾一切地再找找莫名消失的她,能够不草草地意气结婚,那么,他们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可是,在历尽人世沧桑之后,他们还回得去吗?纵使婚姻有多么的不幸,他会抛妻弃子选择与曼桢弥补缺失的遗憾?怎么可以,早已告别年少轻狂的他,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义务。所以即使有再多的怜惜不舍,他只能在紧紧相拥之后告诉她,“我只要你幸福”。而这份无奈的祝福对于已是人母的曼桢又何曾读不懂呢?是的,今生今世,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只好,情深缘浅,此去经年,你珍重,我亦珍重。
我想,每一个读者总会或多或少的为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悲剧找寻残忍的刽子手。怪世钧的意志不坚?怪曼璐的'自私迂腐?怪祝鸿才的邪恶残暴?还是怪当时旧俗弥漫的社会?是的,在那样一个旧风气盛行、外来入侵的残酷社会中,底层人民随时都会成为它前进的牺牲品,譬如曼璐。为了养家糊口,她放弃了挚爱,在纸醉金迷的风月场里迎来送往,将本是纯真善良的一面遗失殆尽,以至于后来将自己辛苦培养保护的妹妹也无情毁掉。可怜之人自有其可恨之处,对于曼璐,不堪的时代造就了她,同时也毁了她,就像风雨飘摇中的浮萍,死死抓住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丧失理性,最后惨败退场。当一个人甘于弱者的时候,不幸便会席卷而来。失意窘困的时刻,不是去乞求别人的怜悯同情,而是懂得自救。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的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因着那人海茫茫中不经意地邂逅,也许注定的,要与那人在短暂的一瞬产生交集。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经过这一个交点之后,又要各奔自己的方向,只是在互会时各自投来令人刻骨铭心的光芒。我想,多年以后,世钧再次拿出曼桢写给他的那份未断的情书,她的一颦一笑,她熟悉的字体,她温暖的话语,“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是有这么一个人。”似在耳畔娓娓道来。只是那么淡淡地回忆着,珍藏着,细数着,遗憾着,那些属于他们的点点滴滴。对于曼桢,自是孑然一身地陪伴儿子度过一生,但她应该是幸福的吧?
人生匆匆数十载,小人物的故事,字里行间却散发着最真挚的情感,任时光飞逝,岁月流觞,那种感觉经久不衰。人常说,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换来你我今世的擦肩而过。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后认真地去珍惜。一生太过于短暂,承载不了过多的遗憾,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悟又有谁愿意去共鸣?
《半生缘》是个悲剧,小说中两对相爱的人,曼桢和世钧,叔惠和翠芝,都没有在一起。十四年后,当曼桢和世钧在叔惠家相遇的时候,曼桢跟世钧说了那句堪称“最言情”的话: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我很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十四年后,在彼此还相爱的情况下,就不能再在一起了。世钧虽然跟翠芝结婚了,但是彼此都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这时候叔惠正好从美国回来,也是结婚又离过婚。世钧只要跟翠芝离婚就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四个人有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重新组合,但为什么大家不坦诚,然后苦兮兮地说,我们回不去了。
后来我想到本书作者,我的女神张爱玲,她喜欢写悲剧。《倾城之恋》大概是她唯一的一个大团圆结局的小说了。悲剧给人一种怅惘的感觉,这正是张爱玲追求的,所以她故意不让曼桢和世钧在一起,把《半生缘》写成了悲剧。悲剧是作者故意写成的,所以不要当真。
当翠芝跟一鹏解除婚约的时候,曼桢跟世钧俩人聊天,曼桢说了一句:“我觉得这些人都是电影看得太多了,有时候做出的事情都是‘为演戏而演戏。’”其实不光是看电影,看言情小说,听苦情歌,看得太多又走不出来的人,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管在做什么事情,都像在拍MV,从而消弭人的革命警惕。有时候入戏太深的人,再回到现实生活中,会觉得真实的生活怎么这么粗糙、无味、简直一点戏剧性也没有!这些人当然是把生活和小说过反了。
以前我写了很多日记,时不时会拿出来看一下,突然有一天觉得太矫情了,就把日记一把火烧光了。有一段时期,我觉得挺可惜的,不管日记写的什么,都是曾经的我的心迹。但是现在我并不这么认为了,生活是向前的,频频回头怎么朝前走呢?那些青春期时候的小情绪,丢了就丢了。第一次恋爱的时候,我很喜欢存一下火车票根、去游玩的各种门票、电影票……,后来却没有这样的心情了。其实收藏下来也不会看,如果两人分手了,也是徒增怅惘。我甚至怀疑自己那时候写日记、收藏纪念物,然后拿出来感念一番的桥段,是从韩剧里学来的,目的是为了感动自己。
生活是不舍昼夜的东流水,逝去便逝去!我们往前去,会遇见更广阔的的江海。
回不去了。这四个字似乎留下了阴影,可能再也不会放在玩笑话中了。半生的情缘,仿佛是人世间的所有。陌路的开始料想不到,没有诀别。再重逢时,我再也忍不住把你抱在怀中,当你说出回不去了,我只能流着泪帮你抹去泪水,这一次的离开,就是永别了。因为再也回不去了。
我一直相信爱情,但好像有了阴影,多了些顾虑,害怕着这种生疼。
曼桢承受了所有。没有复仇,没有疯狂。向命运屈服,就这样活着,带着心上血淋淋的伤痕。就像胸口插了一把刀子,但你不能死,就看着血不断地流出,带着刀子生活,最后都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忘记了。无法回去了,只能一直承受痛苦。茫然,挣扎,妥协,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吗,比死还可怕的生活。生活有意义吗,还是就作为一个活物而存在着。
大多数人生活都不轻松,如果走到了人生的一段艰难时刻,会不会觉得生活厌倦无意义。人生有何意义,我未曾得知。凡情凡感,倒触动良多。或是敏感或是天真,希望以后也不会变得麻木。只能努力生活,珍惜着平凡的日子,得过且过,不苛求太多,懂的满足和幸福。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也做一个快乐的沙雕。
读了张爱玲的《半生缘》,虽然会对沈世钧与顾曼桢这对相爱却不能结合的“半生缘”感到惋惜,但他们两人的结局却让人感到丝丝欣慰。重逢后的他们,互相倾诉往事,解开了多年以来心中的那个结,十八年的一切也将归于平淡。
突然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确,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明明是没有结果,为何又要相遇?相遇越是美好,离别也更加凄惶、无奈。而有些人注定是生命中的过客,因为,人生终究是一场错过,在错过中,我们成长;在错过中,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有时候,错过与拥有就是在一念之间。在读《半生缘》的时候,我曾一度为他们两人感到惋惜,为什么不早点结婚?为什么沈世钧攥着顾曼桢的戒指,就知道生气,将它丢弃一边,而忽略了戒指上的血迹……就这样,他们错过了,只留下那一段可望不可即的记忆,刻骨铭心,却也依旧可以再岁月的洗礼下释怀的记忆。
面对错过,难免遗憾与伤感,但依旧可以释然,也必须释然,就像《半生缘》的结局。在我看来,错过与邂逅都是美丽的。错过是一种忧伤的美,邂逅是一种快乐的美。邂逅孕育着错过,而错过又是另一场邂逅的开始……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落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不停邂逅,那些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有的与你结下深深的友情,成为相伴一生的好友;有的则会是你恨之入骨的“仇敌”,他曾一度使你陷入困境;有的是你相爱却不能结合的爱人;有的则是你终身的伴侣,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那是与人的邂逅,有时,与物,我们也会结下深厚的感情。偶然翻阅的一本书,改变了你的命运;一转身,微风下的柳枝,给你带去了好心情。
一口气看完《半生缘》,很同情曼桢和世均,原本很好的一对,却阴错阳差的分开。曼桢的命运更是悲惨,不仅没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却被自己的亲姐姐算计,被姐夫强X最后还不得不嫁给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最后的结局仍然是一个惨!
缘分原本就是巧合,曼桢与世均,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偶然的相遇使他俩走到一起,最后又因为不经意的一些巧合,在该见的时候没见到,最后两人误会越来越深,到身不由己的时候,两人两年的感情就匆匆了断。一直到十四年后,才发现很多的误解。他以为她嫁了豫瑾,她以为他对她心灰意冷。
看这书,很为曼桢感到惋惜,可叹曼璐的无情,愤慨顾太太的愚昧,痛恨祝鸿才的流氓。曼桢多好的一个女孩,就这样被他们给毁了。
书里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被张爱玲写的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感觉这一切在生活是最自然不过了。看《半生缘》,感觉人在大的背景下好渺小,无论是空间存在还是时间距离,人在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无助,被命运推着往前走,你开始有很美好的憧憬,并向着这憧憬去努力、奋斗。继而命运无情的把人捉弄,在命运的捉弄中,无论你怎样抗争,最后还是得屈服。可是屈服之后,又不甘忍受现实,于是继续抗争,最后仍旧归于平淡。在这起起伏伏之中,人几十年的光景也就没有了。
爱情是美好的,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得到真正的爱情,最终的结局大多还是因了世俗的约定,草草婚嫁生子。正如张爱玲在书中所写:“也许爱不是热情,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但凡是读过《半生缘》的读者,想必没有人是不为世均和曼桢没有结果的感情而感到惋惜的。我们惋惜造化弄人,明明彼此相爱的他们却不能相知相伴,我们更惋惜时间无情,岁月匆匆转眼间你为人夫我为人妇,回首过去只觉得恍如隔世,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灰意冷的了。
小说的开头就说明了这段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多么残忍。爱情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让人满心欢喜,欢喜到幻想着以后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她爱着他,他爱着她,这也许是极其普通的事情,然而对他们自己来说,却像是千载难逢的巧合。他们的正式交往这样让人意外,没有任何轰轰烈烈的追求,没有露骨的爱情宣誓没有玫瑰,但是却让我们觉得这样的开始是那么的浪漫。虽然张爱玲的语言极其平淡,但却可以让读者感动万分。原来爱情的告白可以这样,“曼帧,我有话对你说,我有好些话对你说”。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这就是爱情的告白语,但是就是这含糊的告白,曼帧却听懂了,也领会了。如果后面没有发生那么多事情的话,曼桢和世钧会顺理成章的生活在一起,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但张爱玲怎么能让她写的故事流俗,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已。我忽然想起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想必张爱玲就是非常擅长于把种种美好一一毁灭在人们面前的。内心里生生的疼才能让人更记住这个故事啊。
一切都是因为曼璐和祝鸿才的自私,才会毁了曼桢一生的幸福。我总是这样想着。但转念想想,他们也是两个可怜之人罢了。我渐渐对曼璐和祝鸿才有了一丝的理解和可怜。曼桢和世钧之所以会错过这段美好姻缘,全都是曼璐和祝鸿才的错吗?他们虽可恨,却不见得是这一切的原因所在。对曼桢痴心至此的世均最后不也放弃了吗,他和一个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女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觉得这真是可笑,但这却是现实。曼桢坚强执着如此,最后的最后也屈服了。我想如果我是曼桢的话,我可以为了孩子和我不爱的人结婚,但绝不会和我恨的人在一起,即使割舍不下孩子我会带着他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虽然对祝鸿才和家人的恨或许会伴随我一生,看到孩子会想起这伤心的一切,但我会努力去寻找一种方式来忘记痛苦的往事。然而她没有这样做,她和她深深恨着的人结婚了。他们就这样各自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仿佛过去的一切是一场梦一样。
但十四年后的再次相见却提醒着他们这不是梦。他们曾是深爱着彼此,他们原可以好好地走在一起。但是什么都没有了。正如曼桢最后对世均说的,我们回不去了。谁都回不去了。隔着十四年的悠悠岁月,是怎么样的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这样的结局让人多么不甘心,但在时间的洪流里他们改变了多少,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有一声又一声的叹息。细细想来,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命运的安排那么多的巧合足以让人屈服。天意弄人,只是天意弄人。
张爱玲在《半生缘》的最后说,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合上书,我想着,没有了热情,没有了怀念,但他们心里仍然存着彼此。是这样的吗?
缘起缘灭,何以半生?
读完张爱玲的《半生缘》,想到早年间有一个同名电视剧,主演是林心如,故事就是来源于张爱玲的这部小说。
名为“半生缘”,男女主角们爱情的缘分也真的只有“半生”。世钧与曼祯的爱情让人唏嘘,两人之间缘分使然,不断错过。可怜一生一世一双人,最终没能长相厮守。书中描绘的两个人含蓄的内心世界让人无法理解,现代人的感情来也快,去也快,所以人们表达情感也更加赤裸裸,更加直接。喜欢是一定要让对方知道的,有什么误会也是及时解决的。如若曼祯与世钧能够在争吵时将误会解释清楚,怕最后的结局应该不会是悲剧。
曼祯告诉世钧,他们再也回不去了,世钧听到曼祯这么说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那么迷茫,他是在跟时间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从曼祯讲出回不去,他知道这是永决,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
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怕来不及。也许真的过十年、二十年,在街上或者一切可能或不可能的地方遇到以前的恋人,是不可能像电影或者小说里写的那样,四面相对,傻傻的问:“你还好吗?”
流转的时光,照一脸沧桑,再也来不及遗忘,两个人,哄闹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谁能够想象,眉毛那么短,天涯却那么长。也许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样的,真正感人的爱情故事都有着悲剧的结尾。也许爱不是热情,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你无法掌控的,好像有魔力,他就是这样长在了你的脑海里,你的举手投足间,你的一颦一笑里。你没有刻意地去忘记,或者努力地去想起,那些静静地呆在角落的物品,那些呆在角落的照片,你从来不会触碰,也不会去看,不会去想,可你无法抹去他合理存在的事实,也抹不去那段时光,那段回忆。午夜梦回时,你像一个幕后操纵者窥探着他的一切,他的呼吸,他的味道,他的身影,他的拥抱,他看着你时坚定温柔的眼神,一切都那么的真实,仿佛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你好像跟在他后面,他牵着你的手一起流浪到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一会儿又好像带着你去父母家一起谈天说地,一会儿又好像牵着你的手在夜深人静的凌晨去压大马路,你在梦中仍然能感受到他手心的温度,那么厚实,你迟迟都不愿醒来……
不禁叹气了,正如张爱玲书中所写的:“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中间好像隔了一层,喝再多的酒,都淹不到心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