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不仅在它的画面制作上,也体现在它那提前为人类敲响的警钟上。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电影后天观后感【精彩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他,被选为美国某州的最佳教师。
他,面带温润的笑容,热情洋溢,充满活力。
他,蹲在孩子面前,亲昵地抚摸着童真。
而就是这样一个他,是妥瑞症患者。
在他的身上,看不见病痛的魔障,找不到退缩的影子。从他儿时起,便因为“残疾”饱受同龄人耻笑,被老师辱骂、责难,被父亲训斥,被诸多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注视,这是怎样的心境,我无法感同身受。但我看见,他在课堂上,考试时,用一根铅笔紧紧夹在牙齿中间,死死抵住,他的双手极为隐忍,克制地攀在铅笔的两端,双腿也尽力不要颤抖。这艰难的挣扎时幼小的他在与病患作无声的斗争,稚嫩的心从小便开始了一场没有尽头的征途。他,没有认输!
在应聘教师的过程中,遇到了或大或小的阻碍,他从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启发,当然,他仍没有认输。在取得事业上的成果时,他也得到了圆满的爱情。回忆曾经的时候,他提到了家人。支撑着他努力战斗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内敛的父亲和善良正直的弟弟,他们无一例外,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都给予了家的温暖与呵护。他也许相比其他患者要幸运得多,因为他还有很多的爱和关怀,他还有自己要追寻的梦想。
“你难道就这样败给妥瑞氏症了吗?”这是他母亲经常对他讲的话。我还清楚地记得,他眼里的光彩,他对生活的热爱推动着他向前拼搏,他对周围人的理解有着深切的渴望,他对难以完成的梦想有着莫名的执着。种种歧视,让他学会不要胆怯,种种失败,让他学会不要屈服,种种精神上的痛苦,让他学会忍耐,学会微笑,学会乐观面对一切,他从一个懵懂怯懦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有所担当的男人。此时正面对台下众多人们而从容不迫演讲的是一个已经从风雨历练中挺过来的大男孩,他变得成熟、冷静、豁达,不变的是他那颗永远年轻、充满快乐、童趣的心。现在,他已经足够强大,他的灵魂的坚韧和胆魄使他绝不肯向命运低头。他做到了,比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要出色。我难以想象,在最深的煎熬里,是什么支撑着他一步步跨出沼泽?
也许,还是那个抽象的词,梦想!
梦想离我们有多远?一瞬间,怔愣半晌,这个概念似乎无从说起,仿佛离我们还太遥远,还是几年后的事罢。往往这样想着,可是,生活告诉他,也告诉我,梦想触手可及。伸出你的右手掌,平摊开手心,将它放在胸口,静静地感受掌下的跳动。那里,住着梦想。心有多大,梦就有多长。不必虔诚祈祷,不必整日担忧,不必抱怨我失去什么。请告诉自己,哪怕我一无所有,我还有生命,还有爱着我的家人,很多很多。要相信,一切都在通往阳光的路上。
《请叫我第一名》这部影片让我看到,只要坚持梦想,你就能梦想成真!
这部影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场景很多,比如科恩小时候因为不知道原因的失控行为被爸爸误解,被同学老师误解,在大家的嘲笑和不理解中的委屈,作为一个孩子,无疑他是懂事的。这让我很感动。为了不知道原因的病情,他自己也想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他很努力的尝试但是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科恩有个好妈妈,还遇到了有一位好校长,是这两个人对他的一身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妈妈一直坚持在寻找病因并鼓励她,这是一个睿智的妈妈。校长也是位开明的校长,当科恩因不时发出怪叫声而被老师叫到校长办公室时,科恩以为会被校长大骂一顿,但是校长却问他:"你认为来学校做什么的?""是来教育学生的?对吗?我们要用知识来打败无知。
"然后让科恩去参加学校的乐团汇演,在会上科恩理所当然的发生怪叫。汇演结束后校长请科恩上台来问了科恩几个问题,让大家知道科恩并不是上课喜欢怪叫,而是他得了一种病,这种病是无法自我控制的发出怪叫,当科恩放松时,这种怪叫就会少一些。请大家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一次的上台使科恩得到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认可。科恩也从此找到了自信。适当对的语言可以让人信心百倍。这种病对注意力也产生极大的影响。科恩很难去专注的读一本书,因为一读书他就会不时的怪叫打断他,所以他讨厌读书,但是喜欢学习,很矛盾,却是事实。科恩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考取了学士学位,他的教学也得到大学学校的认可。
他要证明他跟别的妥瑞症候者不一样。他和普通人一样享有该享有的权利。
科恩的毕生梦想是想当一名老师,但是他的症状却让他屡试屡败,他面试了很多家学校都因为他这个症状而拒绝了他。失败过太多次的他也很困惑自信心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他的妈妈一直支持他,对他说你能行!科恩很快重拾了信心,他要克服自身的症状,不向病魔屈服。最终在第25次面试的学校决定聘用他,他也向其他人证明了他能行。并获得了年度最佳优秀教师奖。在追求事业的同事,科恩也收获了爱情,他也害怕也迷茫,怕另一半接受不了这样的他,害怕自己受伤也害怕伤害了别人,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爱情。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让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
他是为好老师,用心去贯注在孩子身上。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被任何事物打倒。这是他的信仰,也是我们值得去学习的一件宝贵的信念。
这部电影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烂片,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全校组织去看的。
之所以这么多年后再回来写观后感,是因为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刺激其实最主要的是肉体上的刺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放映那天很热,我喝了许多的水,而且人又多当时全校学生都去了,加上走路和整队我们在太阳下呆了几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电影开始,我们一行人已经快熟了。电影开始了,突然一阵阵尿意冲上大脑,膀胱开始造反了。我知道这是我的肢体对这部电影无声的抗拒。而老师竟然拒绝了我去厕所的请求,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不得不忍受双重冲击。望着手中已经空了的水瓶和银幕上充满刺激人物动画,台词与故事情节,我开始充满了悔恨。这片烂的在我欣赏它的过程中差点没憋住,差点湿了座椅,不过还好没有丢人。在放映结束后我去了厕所,在厕所中体验到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至于剧情估计我已忘得差不多了,估计就像人受到刺激会选择暂时选择遗忘一样,就记得好像是其中一群人要找天使,最后发现男主是天使,依稀记得在片中快结束时大反派望着已经变成天使的男主扑扇着翅膀,脸上表现出一种羽化而登仙的便秘表情时说了一句这个电影最经典的一句话:"就你还是天使,我看你就是个鸟人,"看到这我就觉得这仿佛是导演在借角色之口进行自嘲。
可能导演想提高本片文化底蕴,搞了个什么地动仪穿越的,拜托能别糟蹋古文化好么?看其他烂片顶多是视觉污染,看这片是精神污染。
这部电影讲述了防灾意识与减灾意识并用生动有趣的动画方式来体现,故事主要讲了淘气的米拉,因贪玩跑到地震馆,乱动了龙珠,放出了恶魔“黑震天”。
刹那间穿越到了安吉路地。乐乐熊是安吉路地的平安使者,黑震天放出来之后四处伤害人民,只有打开画轴呼唤天使,才能把黑震天关进震堡塔,拯救我们的家园。
米拉想弥补自己所造成的过失和灾难,马不停蹄地追随乐乐熊的踪迹。黑震天造出了大地震,泥石流,堰塞湖等各种自然灾害来阻止米拉和乐乐熊打开画轴,他们在路途中遇见了夏娜姐姐和阿嘎,其实一根羽毛就是夏娜姐姐,一直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最终夏娜姐姐在与邪恶的黑震天战斗中死了。米拉悲痛欲绝,无意中知道了“今天,明天”的密码,他们经历。
俗话说防患于未来,我们时刻警惕才能把各种灾害降到低点。这就是我们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4月26日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观看了一部外国影片——《叫我第一名》。
该片讲述了一个叫布莱德科恩的男孩患了一种怪病——妥瑞症。这种病总是让他不由自主地抽筋并发出怪声。为此,他遭到了许多人异样的眼光,受到了许多同学的嘲笑和歧视。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那种怪病当成自己的兄弟和朋友,来正面应对它,克服它。他并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他努力地去控制自己。在一位叫梅尔校长的帮助下,他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把原本歧视的眼光变成了一片掌声。从那时起,他确定了他一生的梦想——当一名教书育人而受人尊敬的老师。大学毕业后,布莱德几乎跑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所学校去面试,终于在最后一所学校应聘成功了!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对上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最终使他成为了乔治亚洲的最佳老师。他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几乎经历了从悲伤到感动再到喜悦的各种情感。我为布莱德的怪病悲伤,为他受到的不公平而伤心,我为他的坚持而感动,也为他的成功而高兴。这三个片段,似乎有无限的吸引力,使我一下子就想起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名人,像张海迪、杏林子阿姨等。她们虽然都身患残疾,但她们并不在意这些,并没有被疾病打倒,她们好像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缺陷,只知道一心为人民服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她们的无私奉献真让我敬佩!记得杏林子阿姨还说过:“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是啊,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梦想,都会为它拼搏和努力吧。
想到这,我在心中不停地问自己: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我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敬业的影视演员。可是,我又扪心自问:我有没有为这个梦想去坚持,去拼搏,去奋斗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真的没有。回忆生活,我好像整天拖拖拉拉,对待学习不够主动,对待生活不够积极。我的心中在呐喊:不能再这样了,真的不能再这样了!我要为我的梦想而努力。我想我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学习,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自己,为我的梦想打好基础。
我终于知道:我的学习,我的生活,我的梦想,这些单单属于我自己的权利,我要好好地把握它,不能让它白白地浪费。我有了自己的选择和道路,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谁都不能打动我,就像电影中教室里的那只鹦鹉不能打动教师们的心一样。我真正懂得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就该去为他而努力、拼搏和奋斗!
今天我们看的是《叫我第一名》,这部电影很有意思。
主要讲的是:科恩·布拉德是一个患有妥瑞氏症的人,这个病很怪,导致布拉德的一生都被人歧视。对于父亲的不认同,布拉德有过苦恼,但是还是充满信心,坚信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完成自己的梦想。
布拉德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甚至在全国的地图上圈出未去过的学校,然后带着地图,驾车前往。在被25所学校拒绝后,布拉德带着希望来的景山小学,其实在等待答复的过程中他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再次失败,听到电话声就很敏感,最后终于顺利被聘用。
布拉德老师很努力,拼命的想让别人认同他,于是带着二年级的科恩老师开始了教师生涯,和学生的互动透露出的是坦诚,认真。
科恩老师身上所体现的、信心、不放弃精神与认真、负责的态度。即使妥瑞氏症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还有人们异样的目光,甚至是一种歧视,科恩老师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这次看电影我懂得了: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成功。科恩·布拉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那乐观积极的心态和那不放弃精神与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使我们感动。
主人公布莱德患有一种罕见的病叫妥瑞症,他不能控制自己地发出各种怪声和抽动自己的脑袋,因此经常在公共场合惹人注意,被同学欺负,让父母尴尬。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经常想起一句心理学领域的名言:“不是事情本身让我们痛苦,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在这个电影里,我看到男人的本质,看到父爱和母爱的差别,看到内心力量的源泉,也看到生命的创造性。
男人这种生物
忘记在哪里看到一篇文章,说“先创造男人,然后用男人的肋骨创造女人出来”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编故事的人肯定是个男性,否则故事恐怕不会是这样。作者认为第一性极有可能是女性,后来因为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更能优化后代,才产生了男人这个性别。他并且进一步说我们看到女性的智商比较平均,通常都是在中等以上,而男性的智商却千差万别,他们要么极其聪明,要么极其愚笨,所以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大多是男性,然而男性的痴呆患者也是比女性多很多的。
提起这篇文章,一点没有贬低男性的意思,因为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个男人。只是想用这文章里的观点,来开始谈起男人和女人的差别。
布莱德的父亲是个身材高大魁梧的男人,但是电影刚开始不久,他就和布莱德的母亲离婚搬出去了,因为他实在无法忍受布莱德的怪声和抽动,尤其布莱德的弟弟也有点多动症倾向,他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家庭生活,因而选择离去,并且搬到很远的地方住。
布莱德的母亲对丈夫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她带自己的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去医院寻求治疗,并且带他去患了同样病症的互助团体,后来甚至开始自己研究精神病学,直至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故意发出怪声和抽动脑袋,那只是一种叫做妥瑞症的病,并且无法医治。
她鼓励自己的儿子,不要被妥瑞症打倒,永远要正面迎战对手。
这个电影也让我想起一个新闻报道,大概是说一个孩子患了先天性的脑部疾病,他的腿是无法伸直的,医生认为无法医治,那将导致他终生都只能躺在床上无法走路。孩子的父亲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选择离开,而母亲却选择执着地每天帮孩子按摩腿,并且在孩子的嚎叫中使劲掰他的双腿。直到有一天,这个孩子竟然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站起来走路,过上正常的生活。医生说那简直是奇迹。
但我们无法责怪父亲的选择,因为对于男人来说,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
男人通常会认为生活就是不停地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更多的时候是倾向于理性分析,是逻辑性的,线性的。
如果生活里发生了一件事情,男人倾向于解决问题,而女人倾向于表达感受。两性之间
沟通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搞清楚对方的真正企图。
比如当妻子对丈夫说:“今天我被老板骂了”,丈夫会以为妻子希望他帮她出主意想办法,可以让她以后不再被骂。但其实妻子只是希望丈夫安慰一下她而已。再比如丈夫对妻子说:“呀,灶台真脏”,妻子会理解为:“你在说我懒吗?”,但其实丈夫仅仅是觉得灶台脏而已。
男人总是希望被需要,在家庭里面,他在为家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强大,感受自己的价值。所以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布莱德的父亲对他说他当年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我这一生都是在帮别人修理东西,但有样东西我一直修不好,那就是伤你最深的东西,我感到很无助”——那是他选择离开的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这个父亲不够爱自己的孩子。他离开,是因为他感到在这个家里他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并因此让他否定自己整个人。
说到底,男人这种生物始终还是脆弱了些,因为一旦他感受不到被需要,他就会离开,他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需要上。
这些,往往是大部分人都无法觉察出来的。
父爱和母爱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提到,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通常会下意识地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号:“你听话,我就爱你,否则我就惩罚你,甚至抛弃你”。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皇帝立继承人,很多时候皇帝并不是立最有管理才能的孩子接掌自己的天下,而是立最听话或者最像他的孩子做太子。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努力并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得到父亲的爱。
电影里布莱德的父亲之所以离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办法让儿子听从自己的指令——安静下来,儿子不顺从他,也不遵守他的规则。这让他因此有深深的无力感,进而否定自己在家庭里的价值。
而母爱是无条件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母亲有多伟大,而是因为孩子就是她生的,曾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个孩子根本就是她自己,是她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对自己的爱,她的潜意识会觉得爱孩子,就是在爱她自己。所以不管孩子发生什么,大多数母亲都会选择不停止地爱自己的孩子,因为那孩子是她的一部分。
有条件的父爱让我们学会竞争,学会遵守规则,并且有可控感,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所以会让我们对自身的能力逐步产生自信,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
无条件的母爱赋予我们安全,温暖和被接纳的感觉,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特的个体,认识到“我被爱,因为我是我”,这让我们在受到伤害后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内在里有持续的力量。
然而正是因为父爱和母爱有这样完全不同的特质,并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贴合,这使得我们一旦缺少了其中一个,就会在生活里显现出明显的缺憾来。如果父爱缺失,我们要么懦弱而无力,要么就是缺乏约束力不懂得表达感情,如果母爱缺失,我们通常会缺乏安全感,不停向外求取,有空虚感。
当然,我想并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这通常是母亲不爱自己的时候。
因为看电影的时候让我想起某天在银行遇到的一个小男孩,他过一会儿就要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并且踢脚。一个貌似他妈妈的女人用鄙夷的眼神看他,严厉地叫他不要这样,并且立刻走开几步远,像是要拉开与他的距离。
当时我一边奇怪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也以为是恶作剧。但是又觉得他的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孩子,这个世界上,无论别人怎样对待他,在外面受到什么样的责难,唯独母亲的爱是深具包容性的,无条件的,安全温暖的——这是我认为的母爱。呵呵。
无论怎样,都是一生
我想布莱德之所以那么有活力,乐观,且有坚定的信念,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他称呼自己的怪声和抽动为“朋友、伙伴”,他从一开始就接纳自己这个现状,并且从不自我欺骗,也不祈望外部环境有一天会变好。
这一点也使我非常感慨。
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各色人等,五花八门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地震,涝灾,贪污,内幕,学术造假,被骗,人肉搜索,股市动荡,物价上涨。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哪一天停止过,并且看起来短期内也不像会停息。
一切都是真实的,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我们在这里,我们选择看到些什么?我们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黑色的负面事件里,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如何有创造性地应对它?我们是认真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还是甘愿把自己困在布满泥沼的过去自我怜悯呢?
布莱德的同学欺负他,老师批评他,邻居嘲笑他,他去打高尔夫也会被人轰出来,甚至学生家长也不理解他,那些人都没有错,他们的反应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是做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他们有权利对外界的事物带有自己的评判,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富有同情心,都充满善意。
但布莱德可以选择,他也有同样的权利为自己做选择,他可以选择不在意他们,也可以选择每天为他们的态度伤心,他可以选择谩骂他们以维护自己,也可以选择理解他们以释然内心,他可以自暴自弃以理所当然的态度让父母供养自己,他也可以自强不息笑对病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无论如何,都是一生。
只看他选择去过怎样的一生。
但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感觉,是充满幸福喜悦,还是满怀心酸悲苦。
结束语
创造性地去生活,这个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身有残疾的电影主人公布莱德具备,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也具备,深有残疾的布莱德选择微笑上前,积极面对,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又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电影改编自根据布拉德科恩的真实故事改编,是一部自传类励志电影,影片讲述了叙述患有妥瑞氏症的男孩努力达到成为老师的梦想,并且克服病症的故事。
布莱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老师和同学理解。
大学毕业后,布莱德秉持着每个学生都值得被教导的愿望决定当老师,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他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努力着。最后,经过了大约25所学校的面试后,终于梦想成真。